[发明专利]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07915.4 | 申请日: | 201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 发明(设计)人: | 汪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小鹏 |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王德伟 |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部 混凝土 防尘滑板 减震 减震结构 滑板 桥梁伸缩缝 伸缩缝 固定端 滑动端 拆装方便 减震效果 可滑动 抖动 下陷 车轮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基部、第二混凝土基部、防尘滑板以及形成在第一混凝土基部和第二混凝土基部之间的伸缩缝,防尘滑板跨设在第一混凝土基部和第二混凝土基部上,防尘滑板具有固定端和滑动端,固定端固定在第一混凝土基部上,滑动端位于第二混凝土基部上,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还包括减震滑板,减震滑板可滑动的设置在防尘滑板和第二混凝土基部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减震滑板,避免车轮下陷过多,导致车辆抖动厉害,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且减震滑板的应用,扩大了防尘滑板伸缩缝的适用范围,使原40型、80型伸缩缝扩大到160型和240型,该减震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伸缩缝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是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伸缩缝:指的是为满足桥面变形的要求,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缝。要求伸缩缝在平行、垂直于桥梁轴线的两个方向,均能自由伸缩,牢固可靠,车辆行驶过时应平顺、无突跳与噪声;要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渗入阻塞;安装、检查、养护、消除污物都要简易方便。
桥梁随着气温的变化,其伸缩缝的宽度则会发生变化,当伸缩缝发生变化时,伸缩组件与路面宽度的间隙则会发生变化,发明人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在桥梁未伸缩时,其伸缩缝的宽度为160mm,在天气变化后,其伸缩缝的宽度可在80mm~240mm之间变化,当伸缩缝的间隙变大,则会使得车轮下陷到伸缩缝之间的部分增多,从而导致车辆行驶到伸缩缝时抖动比较厉害,因此就需要考虑车辆减震。
如图5和图6所示,现有的减震处理方式为在伸缩缝之间安装横梁18,为保证横梁的安装,就需要考虑横梁的安装支架,现有的横梁安装时,通过螺栓连接,将横梁的位置固定,但是随着车辆持续通过,螺栓会因为抖动而松动,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员对螺栓位置进行检修,从而保证横梁的固定,并且现有的止水带还会因为日晒而导致老化,从而止水带的使用寿命较低,一般只能使用2~3年。
为解决止水带老化问题,已经出现了通过一伸缩板将伸缩缝盖住这种技术方案,但是该技术方案,在160型和240型时,由于桥梁的伸缩量大,从而导致伸缩板与路基之间的间隙量很大,车辆行驶通过时颠簸厉害,降低了车辆通过桥梁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安装方便的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基部、第二混凝土基部、防尘滑板以及形成在第一混凝土基部和第二混凝土基部之间的伸缩缝,防尘滑板跨设在第一混凝土基部和第二混凝土基部上,防尘滑板具有固定端和滑动端,固定端固定在第一混凝土基部上,滑动端位于第二混凝土基部上,其特征在于: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还包括减震滑板,减震滑板可滑动的设置在防尘滑板和第二混凝土基部之间。
优选的,第二混凝土基部上横向设置有挡板,挡板与路面贴合。
优选的,减震滑板包括滑动板和减震凸块,减震凸块横向安装在滑动板上,且减震凸块位于挡板与防尘滑板的滑动端之间。
优选的,伸缩缝下方跨设有止水带,止水带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混凝土基部上,止水带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混凝土基部上。
优选的,第一混凝土基部和第二混凝土基部内均埋设有锚固钢板,且伸缩缝两侧的锚固钢板上均安装有C型钢板,止水带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在C型钢板内的卡部。
优选的,第二混凝土基部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垫板,滑动板可滑动的放置在第二垫板上,且所示第二垫板与位于第二混凝土基部内的锚固钢板连接。
优选的,防尘滑板的滑动端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滑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小鹏,未经汪小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7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