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纳米导静电橡胶耐磨拖地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07553.9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8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金银;王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银;王明文 |
| 主分类号: | B32B25/04 | 分类号: | B32B25/04;B32B25/12;B32B25/14;B32B25/18;B32B25/16;B32B3/08;B32B3/30;B60R16/06;B29B7/00;B29C4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王皎 |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纳米 静电 橡胶 耐磨 拖地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静电橡胶拖地带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纳米导静电橡胶耐磨拖地带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墨烯纳米导静电橡胶耐磨拖地带包括导静电橡胶层和设置于导静电橡胶层中的导电陶瓷。本发明一种石墨烯纳米导静电橡胶耐磨拖地带,利用石墨烯纳米技术新材料,改性橡胶交联体作用而形成网状高分子改性橡胶材料,使橡胶制品的强度、耐磨性、耐高低温性、耐老化性等性能大幅度提高。并且,在导静电橡胶带中粘结夹持了耐磨导电陶瓷片,满足橡胶拖地带在有效期内始终保持着地,无需再调整长度,保证了安全,方便了使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静电橡胶拖地带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纳米导静电橡胶耐磨拖地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静电橡胶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军事、航天等科学技术领域,导静电橡胶带主要起到防止静电产生,有效地防燥,防静电干扰的作用。现有导静电橡胶拖地带的产品,是使用石墨或炭黑等导电材料来达到导静电的目的。通常为了达到橡胶导静电要求只有过量使用炭黑或石墨粉,才能满足导静电橡胶的要求。但是,上述过量添加炭黑或石墨粉就影响了橡胶的性能,而且橡胶的耐磨性有限,几个月就磨耗了拖地带有效长度,并且在使用的几个月当中要多次调整,这样不仅不安全,而且非常不方便使用。
利用石墨烯纳米技术开发的纳米陶瓷材料,在显微镜结构中晶粒、晶界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都处于纳米水平(1~100nm),纳米陶瓷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相当于普通陶瓷都大幅度提高,克服了陶瓷材料本身存在的脆性裂纹、均匀性差、抗击性能查的缺陷。碳化硅又称碳硅石,在当代C、N、B等非氧化物高技术耐火原料中碳化硅为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一种,可以称为金钢砂,硬度很大,莫氏硬度为9.5级,仅次于世界上最硬的金刚石(10级),具有优良的导电半导体性能,化学稳定。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纳米导静电橡胶耐磨拖地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墨烯纳米导静电橡胶耐磨拖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静电橡胶层和设置于导静电橡胶层中的导电陶瓷。
进一步的,所述导静电橡胶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导静电橡胶层、第二导静电橡胶层和第三导静电橡胶层,所述第二导静电橡胶层中设置导电陶瓷安装槽,所述导电陶瓷通过胶黏剂固定在导电陶瓷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陶瓷为石墨烯复合碳化硅导电陶瓷片。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纳米导静电橡胶耐磨拖地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导静电橡胶层、粘接有导电陶瓷片的第二导静电橡胶层和第三导静电橡胶层从下到上按照规格依次排列;
2)将步骤1)中排列好的3层导静电橡胶层,用分条机分切成所需规格的导静电橡胶带;
3)将步骤2)中导静电橡胶带,逐一放置到平板式硫化机模具里进行硫化成型,硫化温度为170℃左右,硫化时间为12分钟~20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导静电橡胶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橡胶70~80份、炭黑20~35份、磁铁矿粉60~80份、碳纤维5~20份、石墨烯1~5份、氧化锌1~3份、硫磺1~2份、硬脂酸1~2份、促进剂1~2份、防老剂1.5~2.5份、分散剂1~3份、松焦油3~5份。
进一步的,所述导静电橡胶层的制备方法为:
1)称取去离子水、分散剂、石墨烯、碳纤维投放到超声波搅拌机里进行超波搅拌2小时~3小时;
2)把步骤1)中石墨烯碳纤维混合料,投放到甩干机里进行甩干和烘干处理,得到表面改性的石墨烯复合短切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银;王明文,未经金银;王明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75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