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谐振器、腔体滤波器及其调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6062.2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6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方锋明;彭蛟;成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H01P7/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逯雪峰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器 滤波器 及其 调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谐振器、腔体滤波器及其调试方法,谐振器为组合式结构,由谐振盘与谐振杆组合而成,谐振杆采用金属材质,谐振盘采用PCB覆铜板,以PCB谐振盘上的覆铜层区域大小及位置作为性能调试点,安装在滤波器中时,盖板上预留调试孔,采用激光器通过调试孔对覆铜层区域的大小和位置进行调节,通过修改谐振器上的导电区域,使电容,阻抗,或电流耦合以可预测的方试发生改变,丛而产生共振频率或耦合,结构新颖,能够有效减重,且调试效率高,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滤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谐振器、腔体滤波器及其调试方法。
背景技术
滤波器是一种典型的频率选择装置,它能够有效的抑制无用信号,使其不能通过滤波器,只有有用信号顺利通过滤波器,因此,滤波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通信系统的质量,是现代微波、毫米波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器件。
腔体滤波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滤波器,与其他性质的滤波器比较,结构牢固,性能稳定可靠,体积小,Q值适中,高端寄生通带较远而且散热性能好,可用于较大功率和频率。但是,腔体滤波器对机械公差非常敏感,在最终的装配过程中,如果不单独进行性能测试调整,就无法达到设计的电气指标。
传统的腔体滤波器参见附图1和2,包括谐振腔、谐振器、盖板以及调节螺钉,谐振器紧固在腔体底部,盖板贴合在谐振腔上方,谐振器参见图3,包括谐振盘和谐振杆,通常为金属一体化结构,采用冲压,冷墩,粉末冶金等加工方工成型,表面电镀处理,其工作原理为:谐振杆顶部与盖板形成的电容,可以理解成等效电路中的端接电容,等效电路中的谐振频率计算公式为:。
为谐振杆加入圆盘,相当于加大了端接电容,圆盘越大,电容越大,谐振频率越低;同样加入调谐螺杆,也相当于加大端接电容,螺杆进得越深,端接电容值越大,谐振频率越低,所以,将所有的调谐螺杆往里进,则滤波器通带低偏。
电磁场通过谐振腔之间的窗口耦合;耦合螺杆的加入,“吸引”电力线向螺杆集中,从而加强两相邻腔的耦合效果,每个谐振腔有各自的谐振频率,当相邻的两个腔发生耦合时,其谐振频率相互“排斥”,耦合越强,“排斥”效果越明显。所以,若将所有的耦合螺杆都往里进,则通带带宽变宽。
谐振杆的尺寸以及谐振杆顶部与盖板的间距决定了腔体谐振的频率,谐振杆越长,或者越靠近盖板,腔体的谐振频率越低,有时候我们把谐振杆加工成蘑菇状,同样可以起到降低谐振频率的结果。
最常用的谐振频率调节办法是调谐螺钉,调谐螺钉打得越低,谐振频率越低;此外,调谐螺钉的尺寸同样影响着调节的范围,相对较细的调谐螺钉,使用较粗的调谐螺钉可以获得更低的谐振频率,如果谐振频率太低,应考虑将谐振杆变短,如果谐振频率太高,可以通过增加螺钉尺寸,或使用蘑菇状谐振杆,或将谐振杆变长,以降低谐振频率。
传统腔体滤波器的调试方法为,通过调节滤波器各调试点(调试螺钉出入盖板的深度),网分反馈调试结果,软件判断需要调试的调试点和调试方向与程度,反复迭代完成调试。滤波器通常具有多个调谐螺钉,通常一路滤波器上有十只左右调谐螺钉,双路滤波器的调谐螺钉更多,通过人工或机械调试时间较长,占用大比例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谐振器、腔体滤波器及腔体滤波器的调试方法,能够简化滤波器的结构,有效减少盖板厚度和重量,且采用激光从外部调试,调试时间短效率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谐振器,由谐振盘和谐振杆组合而成,所述谐振盘为PCB覆铜板,PCB覆铜板上的PCB覆铜层区域大小及位置作为电气性能调试点。
所述谐振杆为金属材质,谐振器由所述谐振盘和谐振杆焊接组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6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