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板簧的动力电池直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05957.4 | 申请日: | 201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7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华;金星洙;郑伟;庄雪娇;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4;H01M50/249;H01M50/258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陈少丽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板簧 动力电池 系统 | ||
1.一种带板簧的动力电池直冷系统,包括设于动力电池(1)底部的支架(2),动力电池(1)通过支架(2)固定支撑于电池安装台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冷板(3)、硅胶垫(4)、塑料板(5)和板簧(6),所述直冷板(3)设置于动力电池(1)的下方,所述硅胶垫(4)填充于动力电池(1)与直冷板(3)之间的空隙处,所述塑料板(5)设于直冷板(3)的下端,所述板簧(6)设于塑料板(5)的下端,且当动力电池(1)通过支架(2)固定支撑在电池安装台面时,所述板簧(6)的下端受挤压发生形变,形变后的板簧(6)对塑料板(5)提供一个向上的弹性挤压力,使硅胶垫(4)始终抵压在动力电池(1)的下表面;
所述板簧(6)呈拱门型,且板簧(6)的底部向内弯曲形成有弧形内翻边,板簧(6)由中间的刚性板(601)和两侧的韧性板(602)连接组成,所述刚性板(601)和韧性板(602)厚度相等,且两侧韧性板(602)之间水平连接有若干根拉簧(7);
所述系统的安装方法为:
步骤一、将直冷板(3)安装于动力电池(1)的底部,并在直冷板(3)与动力电池(1)之间的空隙内注入硅胶,待硅胶硬化形成硅胶垫(4);
步骤二、在电池安装台面上先放置板簧(6),再在板簧(6)的上端放置塑料板(5),并使板簧(6)上的凸条(604)嵌入塑料板(5)的凹槽(501)内,然后将动力电池(1)放置于塑料板(5)上端,使直冷板(3)平稳的托举在塑料板(5)上端;
步骤三、将动力电池(1)平稳下压,使板簧(6)受挤压发生形变,板簧(6)两侧韧性板(602)的底端间距增大,拉簧(7)拉伸,继续下压至所述塑料板(5)的下端表面完全被板簧(6)的上端表面贴合覆盖以及三角垫条(603)的底部平面恰好与电池安装台面贴合时,停止下压,并通过支架(2)将动力电池(1)固定于电池安装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板簧的动力电池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冷板(3)包括进液管(301)、出液管(302)和若干根口琴管(303),所述进液管(301)和出液管(302)平行设置,所述口琴管(303)并排连通于进液管(301)和出液管(30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板簧的动力电池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板簧(6)的下端受挤压发生形变时,所述板簧(6)两侧韧性板(602)的底端间距增大,所述拉簧(7)拉伸,且所述塑料板(5)的下端表面完全被板簧(6)的上端表面贴合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板簧的动力电池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韧性板(602)的底端设有三角垫条(603),且当所述板簧(6)的下端受挤压发生形变时,所述三角垫条(603)的底部平面恰好与电池安装台面贴合,形成面与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板簧的动力电池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塑料板(5)的下端设有凹槽(501),在板簧(6)的刚性板(601)顶部设有与凹槽(501)相匹配的凸条(604),所述凸条(604)嵌入凹槽(501)内,实现板簧(6)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59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装置以及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用冷却板及液冷循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