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役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混合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05773.8 | 申请日: | 201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0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强;周浩宇;吴钢;向青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 地址: | 41011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役 磷酸 三元 锂电池 混合 协调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役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混合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筛选退役电池,将满足剩余寿命与剩余容量接近的同种类退役电池筛选配成组,再将不同种类的电池组串联组成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内不同种类的电池组间满足以下条件:不同种类电池组的组数、电池组的总容量与电池组内电芯的平均寿命的乘积相等;对电池模组内的电池性能进行监控管理对模组的性能进行监控分析进而管理控制电池模组,所述退役电池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本发明采用退役电动汽车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作为对象,充分发挥两种锂电池的优势,节约动力电池的原料成本,增加退役电池使用寿命,充分利用动力电池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役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动力蓄电池用量也“水涨船高”,当新能源汽车上的蓄电池剩余电池容量降低至原来容量的80%后,不能满足电动汽车行驶里程需求,即需作为退役电池处理。退役电池中残余了大量的电量,因此,若经科学处理,仍可再次利用,以避免能源浪费。退役后的电池通常会经过检测剩余电量(State of Charge,SOC),筛选健康电池,最后进行重组等环节重新利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电池呈现多元化发展,市面上常用的锂电池按正极材料可分为磷酸铁锂、锰酸锂、镍酸锂、三元锂等,其中,磷酸铁锂和三元锂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两种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由于经济性及安全性较好,是早期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池,三元锂电池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成为了主流动力电池。因此,目前,大规模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正在进入退役阶段。
由于退役后的锂电池性能各异,因此,梯次利用是动力电池产业回收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形成动力电池产业链闭环的重要环节,对资源回收、环境保护及高效利用电池寿命均具有重要价值。现有技术中针对退役锂电池进行回收利用时,通常是针对同一种类的电池进行回收利用,由于每种电池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将各种电池单一的进行回收利用会使得其回收利用效果受限。若能将不同种类的锂电池进行组合利用,由于不同种类的锂电池在性能上可以互补,则可更大程度的发挥其各有的优势,实现退役电池更有效地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收利用效果更好地多种退役电池的协调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收利用效果更好地多种退役电池的协调控制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收利用效果更好地多种退役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协调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收利用效果更好地多种退役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协调控制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多种退役电池协调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筛选退役电池:将剩余寿命与剩余容量满足以下条件的同种类退役电池筛选配成组,所述退役电池包括至少两种电池:
剩余寿命:|MaxL-MinL|≤10%·MinL
剩余容量:|MaxQ-MinQ|≤10%·MinQ
式中,L为预测的单节退役电池电芯的剩余循环次数,Q为预测的单节退役电池电芯的剩余容量;
S2、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模组建立:将上述步骤S1配得的不同种类的电池组串联组成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内不同种类的电池组间满足以下条件:不同种类电池组的组数、该种电池组的总容量与该种电池组内电芯的平均寿命的乘积相等;
S3、对电池模组内的电池性能进行监控管理对模组的性能进行监控分析进而管理控制电池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57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