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5400.0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3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程静;梁树军;殷知磊;孙海燕;王鹏远;尚展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16/27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数据库 数据管理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其中,应用于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对主数据库中待备份数据的数据备份请求;基于所述数据备份请求,获取备份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备份特征信息,确定所述待备份数据的备份数量及备份时间;当检测到当前时间达到所述备份时间时,按照所述备份数量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并存储至备份数据库中。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数据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一种应用于数据库的数据管理装置和一种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移动应用的兴起,数据量相比过去出现几何级的增长,需要存储的数据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便是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是基于数据库技术实现的建立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仓库,按照数据结构对数据进行组织、存储和管理。由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较多,一旦数据出现异常,就会带了各种麻烦,因此数据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使得如何有效管理数据库中数据以提高数据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于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案,能够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数据安全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于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对主数据库中待备份数据的数据备份请求;基于所述数据备份请求,获取备份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备份特征信息,确定所述待备份数据的备份数量及备份时间;当检测到当前时间达到所述备份时间时,按照所述备份数量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并存储至备份数据库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主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备份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具体地,根据待备份数据的数据备份请求获取备份特征信息,根据备份特征信息来确定所需的备份数量及备份时间,并按照备份时间和备份数量存储至备份数据库中,以便在主数据库中数据出现异常时,及时调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从而形成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有效管理,提高了数据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备份请求,获取备份特征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从所述数据备份请求中提取关键词;获取所述数据备份请求在预定时间段内的发送次数;将所述关键词和所述发送次数作为所述备份特征信息。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备份特征信息,确定所述待备份数据的备份数量及备份时间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关键词,确定所述待备份数据的重要等级;根据预存储的重要等级与备份数量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待备份数据的重要等级对应的备份数量,并将其作为待备份数据的备份数量;获取所述数据备份请求的首次发送时间;根据所述首次发送时间和所述发送次数,确定所述待备份数据的备份需求等级;根据预存储的备份需求等级与备份时间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待备份数据的备份需求等级对应的备份时间,并将其作为所述待备份数据的备份时间。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按照所述备份数量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步骤之前,还包括:统计所述备份数据库中的目标备份数据被访问次数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其中,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为备份数量大于1的备份数据;在确定所述目标备份数据被访问次数小于等于阈值时,将所述目标备份数据的备份数量清理至1份。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目标备份数据被访问次数小于等于阈值,说明该目标备份数据被调用的概率较小,无需再继续存储多份,及时将备份数量清理至1份,在确保能够满足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上提高对数据库存储资源的合理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5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