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钟花的扦插繁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4854.6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9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聪;刘贵才;汪晓丽;董运常;吴文东;严过房;黄勇;邢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A01G2/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静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条 吊钟 扦插 多菌灵溶液 扦插繁殖 扦插基质 幼苗移栽 质量分数 营养袋 营养土 修剪 营养液 常规管理 洁净河沙 苗木生长 优良单株 混合物 晾干 红壤土 浇透水 苗圃地 泥炭土 生根剂 细河砂 有机肥 枝条 插穗 基部 苗床 稀释 叶喷 真叶 成活率 移栽 取出 湿润 繁殖 采集 土壤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钟花的扦插繁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土壤、洁净河沙和有机肥混合物作为扦插基质;每年的3~5月份,采集吊钟花2~3年生枝条作为插条,修剪后将修剪好的插条泡在质量分数为0.041%~0.05%的多菌灵溶液中10~20min,取出晾干后将插条基部2~3cm置于稀释200~400倍的生根剂溶液中2~4小时;将插条插入扦插基质中;扦插后立即浇透水,然后用质量分数为0.05%‑0.0625%的多菌灵溶液浇一次,保持苗床湿润,待插穗长真叶两片后,对叶喷施营养液;扦插80~120天后,将得到幼苗移栽至营养袋内的营养土中,营养土由红壤土、泥炭土、细河砂组成;幼苗移栽至营养袋后按苗圃地常规管理。本发明方法扦插吊钟花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0%以上,且苗木生长健壮,可为其优良单株的选育提供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苗木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钟花的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吊钟,别称铃儿花、倒挂金钟及灯笼花等,为杜鹃花科吊钟属植物,原生于香港、华南、湖南和福建等地海拔600~2400m的山地灌丛或次生林中,花期1~3月,果期9~11月。倒挂金钟的品种分类多以花的形态来划分,主要包括着生状态、颜色等。倒挂金钟花体玲珑,花色艳丽,花形奇特,花期较长,是优良的盆栽观赏种类,盆栽适于客厅、花架、案头点缀。因花倒悬于纤细伸长的花柄上,形如倒挂金钟,故而得名吊钟。吊钟苗木质量直接影响苗木长势和花质量,而繁殖技术又直接影响吊钟花苗木质量,可见吊钟繁殖技术是栽培吊钟花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其繁殖技术包括扦插和压条繁殖两种方法。
目前,有韦丽君等对单花吊钟花(Enkianthus pauciforus Wils.)的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成功繁殖出小苗,成活率可达85%,但其繁殖成本高昂,且对人员专业技术要求高,难以大范围推广繁殖。也有人对其种子繁殖进行了研究,大规模繁殖需要采集大量的种子育苗,有一定的难度,圈枝繁殖受植株本身生长情况限制难以进行大规模繁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吊钟花的扦插繁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吊钟花的扦插繁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土壤、洁净河沙和有机肥混合物作为扦插基质,扦插基质深度为25~35cm,其中,有机肥的施用量为15~20g/m2;
(2)每年的3~5月份,采集吊钟花2~3年生枝条作为插条,修剪后将修剪好的插条泡在质量分数为0.041%~0.05%的多菌灵(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溶液中10~20min,取出晾干后将插条基部2~3cm置于稀释200~400倍的生根剂溶液中2~4小时;
所述生根剂溶液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为:多菌灵0.1%~0.2%、生根剂原液0.25%~0.60%、碳酸钠或/和碳酸氢钠0.01%~0.02%,余量为水;
所述生根剂原液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吲哚丁酸0.10%~0.12%、吲哚乙酸0.05%~0.10%、萘乙酸0.02%~0.16%、水杨酸0.05%~0.12%、维生素0.02%~0.05%、白糖0.01%~0.05%和余量的水配置而成;
(3)将步骤(2)得到的插条插入步骤(1)得到的扦插基质中;
(4)扦插后立即浇透水,然后用质量分数为0.05%~0.0625%的多菌灵溶液浇一次,保持苗床湿润,待插穗长真叶两片后,对叶喷施营养液,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硝酸钾、硝酸钙、过磷酸钙、硫酸镁、硫酸铁、微量元素硼酸、海藻酸、赤霉素、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铵;
(5)扦插80~120天后,将得到幼苗移栽至营养袋内的营养土中,营养土由红壤土、泥炭土、细河砂组成;
(6)幼苗移栽至营养袋后按苗圃地常规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4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蔗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补光技术的小菊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