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400长丝筒子纱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4527.0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0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涛;唐文君;姚金龙;孙月玲;向中林;杨正华;蒋龙宇;徐小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9 | 分类号: | D06B3/09;D06B23/04;B65H54/02;D06P1/1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66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直径筒 筒壳 络筒 长丝筒子 机械方式 纱线 筒子纱 长丝 合股 捻度 收缩 长度相等 纺织生产 染色过程 预定型 再使用 转移法 染色 生产 预留 变形 纤维 保证 | ||
一种T400长丝筒子纱的生产方法,属于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先将T400长丝合股增加捻度,然后采用大直径筒壳进行络筒,再通过机械方式将大直径筒壳上的纱线转移至小直径筒壳上,所述大直径筒壳和小直径筒壳的长度相等,最后进行染色。本发明对T400长丝合股增加捻度处理实现预定型,然后再使用大直径筒壳络筒,而后通过机械方式将大直径筒壳上的纱线转移至小直径筒壳上,采用这种转移法络筒的方法可提高小直径筒壳上筒子纱的密度,为后续的染色过程预留收缩空间,保证筒子纱的收缩不会导致筒壳变形,保证PET和PTT不同纤维不会发生粘搭引起破丝,以便于生产能够正常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筒子纱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T400纤维是由PET和PTT(50/50)两种不同涤纶纤维制成的双组份并列复合纤维。这两种组份的纤维遇热收缩率不同,可产生一种平滑的、螺旋状的卷曲。在染色和整理过程中,纤维受热后产生的卷曲,使得用T400纤维制成的织物和服装具有优良永久的拉伸性和回弹性。
现行的T400筒子纱染色步骤是:络筒、前处理煮纱、脱水、重新络筒、染色,该工敢步骤繁琐,重新络筒后筒子密度较紧,只能控制在0.36±0.01g/cm3,而且PET与PTT的遇热收缩率差异大,染色过程中受到的高温高压处理,使得纱线剧烈收缩,导致松式壳容易爆裂变形。若松筒密度达到0.3g/cm3以下时,纱线有足够的空间收缩,但纱线之间纤维在收缩过程中容易产生粘搭的现象,导致纱线破丝影响后道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T400长丝在染色过程中剧烈收缩的现象,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保证正常生产的T400长丝筒子纱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T400长丝筒子纱的生产方法是:先将T400长丝合股增加捻度,然后采用大直径筒壳进行络筒,再通过机械方式将大直径筒壳上的纱线转移至小直径筒壳上,所述大直径筒壳和小直径筒壳的长度相等,最后进行染色。
本发明对T400长丝合股增加捻度处理实现预定型,使松散的纤维在径向上受到拉伸的作用力,纤维之间相互抱合,减少纤维松散程度,提升纤维抱合力,以减少纱线与纱线之间纤维的粘搭。由于在退绕过程中纱线之间纤维的粘搭会形成纤维断头,纱线破丝的现象,故通过增加纱线捻度的方法来杜绝此现象的发生。
然后再使用大直径筒壳络筒,而后通过机械方式将大直径筒壳上的纱线转移至小直径筒壳上,采用这种转移法络筒的方法可提高小直径筒壳上筒子纱的密度,为后续的染色过程预留收缩空间,保证筒子纱的收缩不会导致筒壳变形,保证PET和PTT不同纤维不会发生粘搭引起破丝,以便于生产能够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倍捻机处理的T400长丝的捻度为100~500捻/米。
在大直径筒壳进行络筒时,张力为0。
纱线张力是络筒工序中决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参数。络筒张力适当,能使络筒的成形良好,结构紧密而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构性能,并有利于筒子在后道工序中的顺利退绕;张力过小,卷绕筒子松软,张力过大,卷绕成形不良,不利于后续加工。采用张力为0,筒子密度更加松软,更有利于转移法络筒。
将小直径筒壳放置在大直径筒壳上方,在小直径筒壳的上方向下施加挤压力,使小直径筒壳替换大直径筒壳。即,大直径筒壳被小直径筒壳推出筒子纱,使纱线自动缠绕在小直径筒壳上。
传统松筒是直接松筒在小直径筒壳上,密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该方法是利用弹力纱的弹性,在转移过程中弹性收缩,形成密度较小、较松软的筒子,同时可以达到传统松筒达不到的密度,有利于染色生产。
转移至小直径筒壳上的筒子纱的密度为0.27±0.01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4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浆纱机
- 下一篇:一种服装纺织布料用染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