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饱和蒸汽直接加热膨化罐及食品膨化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4176.3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0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P30/32 | 分类号: | A23P30/32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化罐 蒸汽管 饱和蒸汽 蒸汽喷头 加热 食品膨化 直接加热 真空罐 膨化 总管 货架 间接蒸汽加热 抽真空管 抽真空罐 货架连接 食品加热 营养流失 受热 真空阀 连通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饱和蒸汽直接加热膨化罐,包括蒸汽管、膨化罐本体以及位于膨化罐本体内部的加热货架,所述蒸汽管与加热货架连接,位于所述膨化罐本体的一侧设有真空罐,所述真空罐与膨化罐本体之间连接有抽真空管,所述抽真空罐上设有真空阀,所述加热货架与蒸汽管之间设有间接蒸汽加热阀,所述膨化罐本体内部设有与蒸汽管连通的蒸汽喷头总管,所述蒸汽喷头总管上设有蒸汽喷头。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将饱和蒸汽直接通入膨化罐本体内,缩短食品加热至膨化点温度的时间,提高食品膨化点温度,食品受热更均匀,膨化后的食品质量更高,营养流失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饱和蒸汽直接加热膨化罐及食品膨化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食品膨化设备主要包括膨化罐以及与膨化罐连接的真空罐,膨化罐内设有供食品放置的加热货架,通过往加热货架的加热盘管内通入高温蒸汽,实现对于食品的膨化步骤。但该种加热方式为间接热传导加热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在减压膨化食品的过程中,膨化罐在预热过程中,罐内温度上面与下面相差20°C,通常把食品加温到80~90°C,需要十几分钟,把食品温度加到100°C左右需要20多分钟,把食品加温到115~120°C需要半个多小时。
该方式导热效率低、加热时间长,并存在受热不均匀的问题。长时间的加热容易导致食品在加热的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大,褐变严重及食品表面硬化等问题。由于传热温差的存在,运用现有果蔬气流膨化罐膨化食品,会导致食品加热最终温度偏低,影响膨化温度偏高食品的膨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饱和蒸汽直接加热膨化罐,该饱和蒸汽直接加热膨化罐能实现迅速加热,从而提升食品的膨化效率,从而确保食品的膨化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饱和蒸汽直接加热膨化罐,包括蒸汽管、膨化罐本体以及位于膨化罐本体内部的加热货架,所述蒸汽管与加热货架连接,位于所述膨化罐本体的一侧设有真空罐,所述真空罐与膨化罐本体之间连接有抽真空管,所述抽真空罐上设有真空阀,所述加热货架与蒸汽管之间设有间接蒸汽加热阀,所述膨化罐本体内部设有与蒸汽管连通的蒸汽喷头总管,所述蒸汽喷头总管上设有蒸汽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食品放置于加热货架,通过蒸汽管朝向加热货架与蒸汽喷头总管内通入饱和蒸汽,蒸汽喷头总管内的蒸汽从蒸汽喷头喷出直接作用于位于膨化罐本体内的食品,对食品进行凝结热传导。该种方式避免了间接热传导带来的热量损耗,使食品实现更好的受热且保证食品受热更加均匀,使食品加热至食品膨化点温度耗时更短,从而提升了食品的膨化效率、确保食品的膨化质量。
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膨化罐本体的一侧设有凝结水罐,所述膨化罐本体底部与凝结水罐之间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放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膨化罐本体内的蒸汽凝结水通过排水管排到凝结水罐内,从而避免了膨化罐本体内的凝结水影响真空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汽喷头设置有多个,所述蒸汽喷头总管与蒸汽管之间设有直接蒸汽阀,所述蒸汽喷头的喷射方向朝向膨化罐本体的内壁且向上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接蒸汽阀的设置用于控制蒸汽喷头总管内蒸汽的通断,对食品膨化效率实现精准把控;并通过将蒸汽喷头的喷射方向设置成朝向膨化罐本体内壁且向上倾斜设置的方式使得蒸汽喷头喷射出的蒸汽不会直接作用于食品,从而保证了食品的均匀受热。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凝结水罐与膨化罐本体之间连接有压力平衡管,所述压力平衡管上设有压力平衡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压力平衡阀,通过压力平衡管使凝结水罐的内部压力和膨化罐本体的内部压力达到平衡,这样膨化罐本体内部的蒸汽凝结水就可以利用自身的重力通过排水管排到凝结水罐里。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凝结水罐上连接有真空破坏管,所述真空破坏管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真空破坏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4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