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中国干支历的电子时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03660.4 | 申请日: | 2019-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4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涛 |
| 主分类号: | G09D3/12 | 分类号: | G09D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439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历 干支 电子计时装置 南北半球 点阵屏 电子钟 液晶屏 换算 配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中华干支历的电子钟实现方式,其特征是通过对西元公历的计算和换算,得到与西元公历对应的一套适用于南北半球的完整的中国干支历,实现方式不限于配备液晶屏或者点阵屏的电子计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中国干支历的电子时钟,属于测时学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历法自古以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历法,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总看历法分三种:阴历,阳历,阴阳历。
阴历是月亮历,阳历是太阳历,中国的农历是在阴历的基础上融合了阳历成分的阴阳历。
目前世界通用的是阳历,又称公历,西历。公历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它是一种平均太阳历,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2422天,平均每四年就会多1天,公历解决这个问题的做法是规定每4 年里有1个闰年,将这1天加在天数最少的2月,所以闰年的2月有29天。但是4年实际累加的是0.9688 天,并不是完整的1天,如果累计100年(25次置闰),误差将达到0.78天,于是为减少误差,公历又规定了闰年是不能被100整除的年,取消了第100年补闰的1天,但仍然有误差0.2512天(1- ((1-0.9688)x24)),近四分之一的误差,为了修正这部分误差,公历又规定了每400年还是算闰年,这样公历的误差减少到每400年只有差0.0048天。我国国内和公历一起使用的还有农历,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干支历,又称节气历,它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加一气为一个月。干支历通过天干地支论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黄道面划分出来的,南北半球的二十四节气是互为对冲的关系,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一节一气,没有闰月。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它又与通常的阳历 (公历)不同,公历的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需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在使用时只需要关注当地太阳时的变化,将公历时间做些微调就可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时钟,只有公历和农历,并没有显示完整的中华干支历时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用干支历作为日历,用电子装置实现完整中华干支历的电子时钟。本发明已成功制作出样机,西元公历和对应时刻的完整中华干支历,可同步的显示在电子装置上。中华干支历时钟的发明,对于爱好中国古代术数的人,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通过这类能直接显示完整中华干支历的时钟,那些已经掌握或者准备中华国学中八字,大六壬,奇门遁甲的国学爱好者,他们可以不需要自己通过西元公历用各类间接的方法查询当前时刻对应的干支历时间,直接看这类时钟的中文显示就可以了。与此同时,在此类干支历时钟的基础上,还能继续发展衍生功能,其衍生范围是巨大的。
其核心的技术在于利用现代单片机和时钟芯片计时能力相结合,或者仅仅利用现代高位数(必须高于 8位或16位单片机,至少达到32位)单片机的计算能力,将西元公历的时钟显示规则,实时的变换成对应时间的干支历显示规则。此技术的硬件的电子时钟芯片可以选用外部时钟芯片,也可以直接利用单片机自带的RTC实时时钟,用32位单片机自带的RTC实时时钟按秒计算,32位计算的最大累计秒数为2的 32次方,即4294967296秒,大约136年,假设将基准时间点设置为1944年1月1日0时0分(癸未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可以测算到2079年年底。同理,用64位计算系统测算,测算的年限将以亿为单位,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日历的年限限制。因为此类核心技术的表达,必须通过程序来展示,所以干支历电子时钟的单片机微电脑系统,将配合以下规则来编程才能获取完整的中华干支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涛,未经陈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3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