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网格加固抗震砌体墙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03507.1 | 申请日: | 201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5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武博;许小海;罗仕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牟炳彦 |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经***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网格 砂浆 种碳纤维 砌体墙 碳纤维 涂抹 抗震 铺设 施工成本低 应用范围广 抗震性能 第一层 墙基面 拌制 内层 砌体 洒水 养护 施工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网格加固抗震砌体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砌体墙基面处理;砂浆拌制;涂抹内层砂浆;铺设第一层碳纤维网格;铺设第二层碳纤维网格;涂抹外层砂浆;洒水养护。本发明的加固方法抗震性能良好,施工体验好,应用范围广,施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网格加固抗震砌体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砌体结构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一直到解放前,发展都比较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砌体结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大多数的民用与工业建筑物均采用砌体结构体系。
与其他结构形式相比,砌体结构脆性大、强度低、整体性能差,在地震中易发生屋面破坏和局部倒塌。我国处在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中间,地震带分布的区域非常广且分散,地震多且强烈,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广大农村和乡镇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居民和乡镇公共建筑设施防震能力薄弱,当遭受同等地震烈度时,村镇建筑的倒塌破坏和人员伤亡程度远高于城市地区。以往震害表明,多层砌体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砌体墙房屋倒塌率超过70%,1991年新疆柯坪地震、1993年云南普洱地震,砖混房屋的破坏率超过75%。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造成14000万间房屋损毁,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痛。汶川地震后由广东省建设厅组成的房屋鉴定专家救援队对汶川县城1141栋房屋震害情况进行统计,砖房约占73%。倘若能够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砌体结构的损伤程度展开评价,进行有效地修复加固,抑制损伤的进一步扩展,就可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碳纤维基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已被广泛用于建筑物的修复和结构改造中。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比模量、质轻和耐化学腐蚀等优点,因此成为加固材料的首选,墙体结构的效果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效果,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碳纤维织物与结构粘接剂构成的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耐腐蚀的特性,在建筑加固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加固材料能够为砌体墙提供有效的支撑,分担墙体所承受的载荷。碳纤维板适合于局部加固,而对于砌体墙的加固效果不明显,且成本高昂。碳纤维布对基面的要求高,基面不平或者基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极易造成鼓包等问题的出现。但是结构粘结剂热变形温度低,当室内温度高或者出现火灾情况,结构粘接剂极易失效,使得结构加固体系的承载能力大幅度下降。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抗震性能良好,施工体验好,应用范围广,施工成本低的碳纤维网格加固抗震砌体墙的方法。
本阀门提供的一种碳纤维网格加固抗震砌体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砌体墙基面处理,将砌体墙表面的疏松层去掉,再将所述砌体墙表面的浮灰清除干净,对所述砌体墙的基面进行凿毛清理,将所述砌体墙基面的凸起部位凿平,然后用清水将所述砌体墙的基面充分浸润,待所述砌体墙基面无明显水迹后涂抹一层界面剂;
砂浆拌制,将聚合物砂浆的原材按照设计的水灰比进行充分搅拌,搅拌均匀后备用;
涂抹内层砂浆,使用备用的所述聚合物砂浆,将所述砌体墙基面上的坑洼处填平,待所述界面剂达到指触干燥之前,在所述砌体墙的基面涂抹一层所述聚合物砂浆形成内层砂浆,将所述内层砂浆表面抹平整;
铺设第一层碳纤维网格,将裁切好的碳纤维网格平铺到所述内层砂浆的表面形成第一层碳纤维网格,所述第一层碳纤维网格沿受力方向上搭接铺设,铺设时对所述第一层碳纤维网格的端部进行临时固定,再按压所述第一层碳纤维网格使其嵌入所述内层砂浆的表面,并保证所述第一层碳纤维网格拉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3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建筑修缮补强用的树脂注入器
- 下一篇:建筑物的举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