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水产高密度立体化饲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03435.0 | 申请日: | 2019-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9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龙;田洁莉;赵建;张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海龙;田洁莉;赵建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K61/10;A01K6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1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水产 高密度 立体化 饲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水产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水产高密度立体化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饲养房屋、斜坡、蓄水槽、隔膜组件和饲养组件,饲养房屋内设置有斜坡,斜坡底部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上部设置塑料格栅,塑料格栅上部设有隔膜组件,隔膜组件之间设置有饲养组件;其使用方法包括安装,喂养等步骤本发结构合理,使用方法简单,能够改善青蛙养殖的生存环境,提高青蛙养殖的密度和饲养环境,避免了青蛙起跳碰壁对自身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水产高密度立体化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青蛙在养殖过程中多在水池中散养,青蛙散养过程中容易扎堆挤压,养殖密度受限,其次青蛙由于四肢发达因此青蛙易于起跳,青蛙跳起后容易碰到坚硬的墙壁,多造成青蛙嘴部受伤磨损,时间稍长甚至造成蛙群感染。
基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并且进行了非有限次数的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水产高密度立体化饲养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水产高密度立体化饲养装置,包括饲养房屋、斜坡、蓄水槽、隔膜组件和饲养组件,饲养房屋内设置有斜坡,斜坡底部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上部设置塑料格栅,塑料格栅上部设有隔膜组件,隔膜组件之间设置有饲养组件;
所述斜坡设置于饲养房屋两侧,斜坡为水泥材质,斜坡截面为直角梯形,斜坡侧面与水平线的夹角α为35-60度,斜坡底部与蓄水槽上端面相平齐;
所述蓄水槽设置于斜坡底部,蓄水槽为矩形状结构,蓄水槽四周设置有水泥壁,蓄水槽深度为0.5-1m,蓄水槽中线与饲养房屋纵向中线重合;
所述隔膜组件包括立柱、黑膜和隔网,立柱截面为矩形状,立柱高度为1-1.5m,立柱选用塑料材质,立柱底部设置于安装槽内,相邻立柱之间固定设置有黑膜,黑膜之间形成养殖室;
所述饲养组件包括泡沫板、支撑柱、下料板、挡边板,泡沫板为圆形状,泡沫板选用聚苯乙烯,泡沫板上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选用pp或pe材质,支撑柱为圆柱状结构,下料板底部与支撑柱上部固定连接,下料板表呈圆盘状,且下料板中部开设有入料口,下料板截面为锥形状,下料板与水平线的夹角β为3-8度,下料板选用黑色ABS塑料材质,入料口中心线与泡沫板中心线重合;
所述蓄水槽上部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为矩形状,支撑板一端与蓄水槽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板数量为四个均匀固定于蓄水槽端部内侧壁上,支撑板设置于蓄水槽侧壁中上部;
所述支撑板上部设置有格栅,格栅底部抵近支撑板上部,格栅选用塑料格栅,格栅为矩形状并与蓄水槽匹配设置,格栅设置于斜坡下端面下部;
所述蓄水槽内设置有水层,水层高度大于格栅上端面;
所述格栅上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为矩形中空状,安装槽数量为三个且间隔纵向平行设置,安装槽从格栅一侧延伸至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海龙;田洁莉;赵建,未经何海龙;田洁莉;赵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3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