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矫正器膜片及矫正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2402.4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5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何正娣;吕启涛;聂子林;刘武;姚路;胡培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7/08 | 分类号: | A61C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于青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聚合物 矫正器 膜片 硬聚合物 断裂伸长率 弯曲模量 正畸 从上至下 口颌系统 拉伸模量 牙齿移动 矫治力 伸长率 屈服 美观 期望 平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矫正器膜片及矫正器,所述矫正器膜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结合在一起的第一软聚合物层、硬聚合物层和第二软聚合物层;第一软聚合物层和第二软聚合物层的厚度小于硬聚合物层的厚度;硬聚合物层的屈服伸长率大于4%,断裂伸长率大于70%,拉伸模量大于150000psi,弯曲模量大于150000psi;第一软聚合物层和第二软聚合物层的硬度为60A至85D,极限抗拉强度大于5000psi,断裂伸长率为180~220%,弯曲模量大于35000psi。本发明矫正器膜片的结构设计,使正畸膜片产生更持续稳定有效矫治力,可以将患者的牙齿移动到期望的位置,达到口颌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观,获得满意的正畸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正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矫正器膜片及矫正器。
背景技术
牙齿矫正的目的是将患者的牙齿移动到优化功能和/或美观的位置。传统的矫正器,诸如托槽之类的装置,是由治疗医生将弓丝应用于患者牙齿上,而弓丝对患者具有持续的力,并逐渐促使他们靠近医生预期的位置上,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通过一系列的移位调整最终将牙齿移动到预期位置。但是传统的矫正使用托槽和弓丝,影响美观而且托槽容易残留食物碎渣,口腔易滋生细菌,托槽和弓丝刺激黏膜和软组织,产生不适应感或软组织发炎,以及发生龋齿。隐形矫正膜片的发明促使了隐形矫正技术的开展,可以解决这些临床难题。
但是,由于制作隐形矫治器使用的膜片,在患者口腔内所产生的矫治力衰减快,持续时间不足达不到矫治力阈值下限,因而临床移动效果不佳,预期效果不理想,同时延长治疗时间,因使用膜片硬度较大,患者佩戴舒适性欠佳,因而出现医从性差,进一步影响了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现有的隐形矫治器,在矫正的过程中使用的正畸膜片所施加的力,不能够持续和稳定,不能将患者的牙齿移动到期望的位置,较难获得满意的正畸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矫正器膜片及矫正器,从而克服现有的隐形矫治器,在矫正的过程中使用的正畸膜片所施加的力不能够持续和稳定,不能将患者的牙齿移动到期望的位置,较难获得满意的正畸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矫正器膜片,其中,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结合在一起的第一软聚合物层、硬聚合物层和第二软聚合物层;
第一软聚合物层和第二软聚合物层的厚度小于硬聚合物层的厚度,保证一定的回弹及形态保持力;
硬聚合物层的屈服伸长率大于4%,断裂伸长率大于70%,拉伸模量大于150000psi,弯曲模量大于150000psi;
第一软聚合物层和第二软聚合物层的硬度为60A至85D,极限抗拉强度大于5000psi,断裂伸长率为180~220%,弯曲模量大于35000psi。
所述的矫正器膜片,其中,所述硬聚合层由多层高分子聚合材料共挤或层叠形成。
所述的矫正器膜片,其中,所述高分子聚合材料包括聚酯、共聚酯、聚碳酸酯、热塑性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乙烯共聚物、丙烯酸酯、环嵌段共聚物、聚醚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酯、聚醚酰亚胺、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三亚甲基酯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的矫正器膜片,其中,所述硬聚合物层的厚度为550~750μm。
所述的矫正器膜片,其中,所述第一软聚合物层和第二软聚合物层的厚度为150~250μm。
所述的矫正器膜片,其中,所述硬聚合物层在90%~100%相对湿度下,24小时的应力松弛度大于10%,在400~800nm下的光透过率大于75%。
所述的矫正器膜片,其中,所述第一软聚合物层和第二软聚合物层在400~800nm下的光透过率大于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技术大学,未经深圳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2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