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拉曼光谱测试金属腐蚀的测试池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0977.2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6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齐建涛;汪振文;刘伟;陈梦瑶;胡爽飞;丁一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光谱 测试 金属腐蚀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耦合拉曼光谱测试金属腐蚀的腐蚀池,其特征在于:
腐蚀池分为可拆卸的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左右两侧设有配合蠕动泵及软管尺寸和流量变换的溶液进出口,腐蚀池上半部分内部设有流道且腐蚀池中央观测区有梯台状的内凹结构且底部使用超薄盖玻片密封,另外,上半部分的下端面有凹槽和垫片结构;腐蚀池下半部分上端面为平面,用于放置金属样品和维持上下连接端面的水平;腐蚀池下半部分的下端面为十字结构,保证腐蚀池放置于观测平台上的稳定性;
设计方法包括:a.上半部分中央观测区为梯台状内凹结构,其深度为4mm,顶部长×宽为18.5×9.5mm,而底部长×宽为14×8mm;通过502强力胶将超薄盖玻片粘粘到腐蚀池上半部分中央观测区的梯台结构底部将梯台底部密封,保证物镜观测金属腐蚀过程水溶液为平面;此外,腐蚀池的上半部分整体外形的长×宽×高为70×50×10mm;上部分的左右两侧横向对称各开一个直径为5mm的圆形通孔,通孔长19mm;在该通孔基础上,继续向内打一个直径×长度为3×4.5mm的小孔;四周纵向开8个直径为4mm的螺栓孔;值得注意的是,上半部分下端面留有凹槽和流道,凹槽尺寸为长18 mm,两端半圆半径5mm,凹槽的宽度×深度为1×0.7mm,保证内嵌的直径×厚度为16×1mm的垫片可实现超薄溶液流动且上下腐蚀池的密封性良好;中央观测区两侧在上半部分下端面对称分布有半径×深度为3×3mm的半圆孔,在该孔内继续向上打一个长×宽×深为1×1×1mm的方形孔,如此保证上半部分下端面的半圆孔与横向分布的通孔二者相贯通,形成流道;
b.腐蚀池的下半部分整体外形的长×宽×高为70×50×12mm,四周纵向开8个直径为4mm的螺栓孔;下半部分上端面为平面,下端面四个角为17×17mm的正方体结构,即厚度为3mm的突出十字结构,保证在观测平台上腐蚀池的稳定性;
c.连接部分采用8个对称分布的M8螺栓连接,保证整体密封效果;
d.上述腐蚀池配合蠕动泵和管路系统可实现多技术耦合测试金属腐蚀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拉曼光谱测试金属腐蚀的腐蚀池,其特征在于整个测试过程使用定容量定时间的蠕动泵和腐蚀前后的溶液放置于首末两端烧杯且拉曼光谱可直接检测腐蚀池中央观测区金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拉曼光谱测试金属腐蚀的腐蚀池,其特征在于不同放大倍数的光学显微镜可监测和记录腐蚀过程金属表面形貌变化和拉曼光谱可直接检测腐蚀池中央观测区金属,进而提供随腐蚀时间变化的金属腐蚀形貌、腐蚀产物的拉曼光谱及腐蚀溶液组分变化的多尺度的腐蚀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09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