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品展示中实体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00262.7 | 申请日: | 2019-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9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赢;张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新软件(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9/20 | 分类号: | G06T19/20;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宁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品 展示 实体 模型 构建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1.一种成品展示中实体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建模实体的尺寸可变部件的默认参数尺寸,尺寸可变部件的预设参数尺寸驱动表,所述尺寸可变部件对应的初始非矢量化模型以及尺寸不可变部件对应的非矢量化模型;
根据所述默认参数尺寸和所述预设参数尺寸驱动表,对所述尺寸可变部件对应的初始非矢量化模型进行尺寸调整;
根据所述尺寸可变部件调整后的非矢量化模型和所述尺寸不可变部件对应的非矢量化模型,构建所述待建模实体对应的非矢量化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默认参数尺寸和所述预设参数尺寸驱动表,对所述尺寸可变部件对应的初始非矢量化模型进行尺寸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默认参数尺寸,从所述预设参数尺寸驱动表中查询所述尺寸可变部件的其他特征参数尺寸;
根据查询的其他特征参数尺寸和所述默认参数尺寸,对所述尺寸可变部件对应的初始非矢量化模型进行尺寸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尺寸可变部件的预设参数尺寸驱动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建模实体对应的矢量化模型,并按照部件尺寸是否可变,将所述矢量化模型中的各个部件分为尺寸可变部件和尺寸不可变部件;
获取所述尺寸可变部件的其他特征参数的驱动规则,不同默认参数尺寸对应不同的驱动规则;
建立不同默认参数尺寸、不同其他特征参数和不同驱动规则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建立所述尺寸可变部件的预设参数尺寸驱动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默认参数尺寸,从所述预设参数尺寸驱动表中查询所述尺寸可变部件的其他特征参数尺寸包括:
根据所述默认参数尺寸查找所述预设参数尺寸驱动表,确定所述默认参数尺寸对应的其他特征参数的驱动规则;
根据所述默认参数尺寸和所述其他特征参数对应的驱动规则,计算所述可变部件的其他特征参数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特征参数尺寸包括所述尺寸可变部件调整后的非矢量化模型与装配基准之间的偏移距离,所述尺寸不可变部件对应的非矢量化模型阵列的方向以及所述尺寸不可变部件对应的非矢量化模型阵列的间距,所述根据所述尺寸可变部件调整后的非矢量化模型和所述尺寸不可变部件对应的非矢量化模型,构建所述待建模实体对应的非矢量化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偏移距离装配定位所述尺寸可变部件调整后的非矢量化模型;
获取所述尺寸不可变部件对应的非矢量化模型阵列的起始点,根据所述非矢量化模型阵列的起始点,所述非矢量化模型阵列的方向以及所述非矢量化模型阵列的间距,装配定位所述尺寸不可变部件对应的非矢量化模型;
根据所述尺寸可变部件装配定位后的非矢量化模型和所述尺寸不可变部件装配定位后的非矢量化模型,确定所述待建模实体对应的非矢量化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尺寸可变部件调整后的非矢量化模型和所述尺寸不可变部件对应的非矢量化模型,构建所述待建模实体对应的非矢量化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建模实体的材质参数,根据所述材质参数渲染所述待建模实体对应的非矢量化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新软件(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新软件(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02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