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水封洞库渗流场智能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99557.7 | 申请日: | 2019-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7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蒋中明;唐栋;张新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3/00 | 分类号: | E21D13/00;E21F16/00;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李发军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水封 洞库 渗流 智能 调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地下水封洞库渗流场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洞库(1)上方的控制地下水位(12)处的水幕巷道(2),位于与洞库(1)一侧的水平施工巷道(5),以及从地面向地下延伸至与所述水平施工巷道(5)连通的斜坡施工巷道(6);所述控制地下水位(12)位于初始地下水位线(11)下方,所述水幕巷道(2)与所述斜坡施工巷道(6)通过隔水墙(13)隔开,所述水幕巷道(2)连通有兼做排水孔和补水孔的水平水幕孔(3)和铅直水幕孔(4);
所述水幕巷道(2)内设有第一潜水泵(15)和第一水位压力计(18),所述水平施工巷道(5)内设有第二潜水泵(16)和第二水位压力计(19),所述洞库(1)内设有第三潜水泵(17)和第三水位压力计(20);各水位压力计的水位信号经信号电缆(22)传输到信号采集与控制模块(9),所述信号采集与控制模块(9)通过信号电缆控制各潜水泵动作;
在第一水位压力计(18)监测到水幕巷道(2)内的水压高于设定的水压力时所述第一潜水泵(15)通过管道将水幕巷道(2)内的水抽排至地表或位于地表的蓄水池(7);所述蓄水池(7)通过装有电磁阀(21)的引水管(28)补水给水幕巷道(2),该电磁阀(21)通过信号电缆(22)与信号采集与控制模块(9)相连,当第一水位压力计(18)监测到水幕巷道(2)内的水压低于设定的水压力时信号采集与控制模块(9)控制电磁阀(21)打开;
在第二水位压力计(19)监测到水平施工巷道(5)内的水压高于设定的水压力时所述第二潜水泵(16)通过管道将水平施工巷道(5)内的水送入污水处理站(8);
在第三水位压力计(20)监测到洞库(1)内的水压高于设定的水压力时所述第三潜水泵(17)通过管道将水平施工巷道(5)内的污水送入污水处理站(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封洞库渗流场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墙(13)的高度不低于2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封洞库渗流场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墙(13)的高度为2.5m-3.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封洞库渗流场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墙(13)顶端距离水幕巷道(2)顶壁面一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水封洞库渗流场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墙(13)顶端距离水幕巷道(2)顶壁面的距离为1.0m-1.5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水封洞库渗流场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施工巷道(6)的底部位置装有堵头(14),与所述水平施工巷道(5)内的潜水泵连通的管道穿过所述堵头(14),且该堵头(14)上还穿设有连通水平施工巷道(5)与地表的排气管(2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水封洞库渗流场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14)位于洞库(1)的底板上方,该堵头(14)的下端且距离洞库(1)的底板的距离为15m-20m。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水封洞库渗流场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站(8)处理后的水通过排水管送入蓄水池(7)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95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