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深度矿化陈腐垃圾复合用于填埋场封场生态修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8961.2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2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兴蓉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1/00 | 分类号: | B09B1/00;B09B3/00;B09C1/10;E02D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深度 陈腐 垃圾 复合 用于 填埋场封场 生态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利用深度矿化陈腐垃圾复合用于填埋场封场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深度矿化的陈腐垃圾筛分后去除橡塑类和骨料类后,筛下细料为腐殖土,将深度矿化陈腐垃圾腐殖土添加到封场生态修复覆盖用填料中;封场生态修复覆盖用填料从上至下依次为植被层、排水层、防渗层和排气层;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排气层施工,下层为深度矿化陈腐垃圾腐殖土层,上层为粒径20-50mm的砂砾石;
2)防渗层施工,下层为粘土与深度矿化陈腐垃圾腐殖土复合层,防渗层下层施工时压实处理,压实度不小于85%;上层铺设土工膜,渗透系数小于1*10-12cm/s;
3)排水层施工,下层为深度矿化陈腐垃圾腐殖土层,上层为粒径20-50mm的碎石,渗透系数大于1*10-3m/s;
4)植被层施工,所述植被层为深度矿化陈腐垃圾腐殖土和一般土壤复合层,施工时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深度矿化陈腐垃圾复合用于填埋场封场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的厚度范围为60-100cm,所述深度矿化陈腐垃圾腐殖土和一般土壤的质量复合比例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深度矿化陈腐垃圾复合用于填埋场封场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的上层和下层的厚度范围分别为20-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深度矿化陈腐垃圾复合用于填埋场封场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的上层为HDPE膜或LLDPE膜,膜厚为1.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深度矿化陈腐垃圾复合用于填埋场封场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的下层厚度范围为25-30cm,所述深度矿化陈腐垃圾腐殖土和粘土的质量复合比例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深度矿化陈腐垃圾复合用于填埋场封场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层上层和下层的厚度范围分别为20-25c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深度矿化陈腐垃圾复合用于填埋场封场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上种植耐性植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深度矿化陈腐垃圾复合用于填埋场封场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性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所述草本植物包括苜蓿、三叶草、狗牙根中的至少2种;所述木本植物包括女贞、刺槐、冬青、榆树、白蜡树、金银木、木槿或紫荆中的至少2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深度矿化陈腐垃圾复合用于填埋场封场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上耐性植物中的木本植物种植密度为5-10株/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兴蓉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兴蓉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89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