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荷载试验的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98745.8 | 申请日: | 2019-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7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波;周德;黄方林;唐新葵;李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1M5/0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蒋太炜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荷载 试验 桥梁 承载 能力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基于移动荷载试验的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通过循环拟合计算方法,提取具有准静态特性桥梁实际影响线
①开展移动荷载试验,选取车辆上桥至出桥时间段内桥梁动力响应作为影响线提取研究对象;
②根据桥梁长度L确定分段数量,将影响线I沿桥长分为N段,分别记为I1,I2,……,IN,每段最后一个端点分别为L1,L2,……LN-1,L;构建分段多项式函数模型f1(x);引入可调幅谐波函数f2(x)用于拟合移动荷载导致的波动部分;
f2(x)=(e2x2+e1x+e0)sin(wt) (2)
式(2)中w表示桥梁竖向振动基频,通过测试得到;t表示时间,取值介于0和车辆在桥上行驶总时间t0之间;x表示荷载到上桥梁端的距离,为变量,取值(0,L),与(1)式中x取值同步;e0、e1、e2为参数;
其中I1,I2,……,IN,均为三次多项式;起、止点值为零;且相邻分段函数在交点处满足连续、一阶求导后连续、二阶求导后连续的条件,见公式(3);
式中:xi描述各段相邻函数交点位置,0xiL;L指桥梁长度;
③结合步骤②分段多式函数模型和谐波函数模型共同拟合步骤①动力响应,经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分段多项式函数模型的参数ai、bi、ci、di和谐波函数模型的参数e0、e1、e2;从而得到分段多项式函数,即为初始影响线;
④定义第p次进行步骤③所得分段多项式函数为第p影响线;所述p大于等于1;
将第p影响线,即单位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信号,作为下一步影响线提取研究对象,以获得第p+1影响线;
⑤改变分段函数的分段数量和分段点位置,重新构建分段多项式函数模型;
⑥以步骤⑤分段多项式函数模型拟合步骤④中的第p影响线,经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分段多项式函数模型的参数,从而获得到第p+1影响线;
⑦重复步骤④-⑥至少2次,得到所述准静态特性桥梁实际影响线;
步骤二:基于影响线的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指标构建
类比桥梁荷载试验规范中校验系数的定义,校验系数η
η=Se/Ss (4)
式中:Se——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弹性变位值或应变值;
Ss——试验荷载作用下的理论计算变位值或应变值;
且Se、Ss要么同为变位值、要么同为应变值;
假定:
从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中经循环拟合计算提取的桥梁实际影响线记为Ie;
由设计参数计算的桥梁同一测点理论影响线记为Is;
结合桥梁影响线的实际值Ie和理论值Is,构建影响线幅值校验系数ζD和影响线面积校验系数ζA如下:
影响线幅值校验系数ζD
式中:De表示桥梁实际影响线Ie的最大幅值;
Ds表示桥梁理论影响线Is的最大幅值;
影响线面积校验系数ζA
式中:Ae表示实际影响线Ie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As表示理论影响线Is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静力校验系数η和影响线幅值校验系数ζD都是用测点最大响应去衡量结构整体性能;而影响线面积校验系数ζA则反映了移动荷载作用在桥梁不同位置时响应之和去衡量结构承载能力;
步骤三 桥梁承载能力评估
与基于静力校验系数η的桥梁承载能力评估类似,定义基于影响线校验系数ζD和ζA的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为:
当ζD1且ζA1时,说明实际影响线较理论影响线小,桥梁实际刚度大于理论刚度或结构受力性能良好,桥梁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且有安全储备;
当ζD=1或ζA=1时,说明实际影响线与理论影响线相符,桥梁实际刚度等于理论刚度,桥梁承载能力恰好满足设计要求,但没有安全储备;
当ζD1或ζA1时,说明实际影响线较理论影响线大,桥梁实际刚度小于理论刚度,桥梁承载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桥梁结构工作性能较差,存在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87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