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98574.9 | 申请日: | 2019-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2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马鹏程;李彦良;张浩;赵振洋;何章天;凌家驹;彭方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33 | 分类号: | H01M10/633;H01M10/635;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加热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该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池包,包括:获取所述电池包中多个温度采样点的温度值;在多个温度采样点的温度值中,最小的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分别获取所述电池包中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和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根据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和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的差值,对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和/或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加热。本发明可以针对电池模组间的差异,对电池包中的部分或者所有电池模组进行加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包加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上最重要的动力部件之一。目前电池包内仅设置有一个加热继电器,所有的加热片均由此加热继电器进行控制。因此在需要对电池包加热时,所有加热片均会通电,对电池包中的所有电池模组进行加热。
然而电池的结构不规则,造成电池包中的电池模组散热条件差异很大,因此电池模组间存在较大的温差。仅采用一个加热继电器,无法消除电池模组间的温差,并且随着温差的积累,使得电池包的一致性变差,电池包可放电量和输出最大功率均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的不同电池模组之间温差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池包,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包中多个温度采样点的温度值;
在多个温度采样点的温度值中,最小的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分别获取所述电池包中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和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其中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的单位标称容量的散热功率不同;
根据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和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的差值,对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和/或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加热。
可选的,所述分别获取所述电池包中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和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设数据表,其中,所述预设数据表中保存有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与温度采样点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与温度采样点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预设数据表,从多个温度采样点的温度值中选择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对应的温度采样点的温度值,获得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以及从多个温度采样点的温度值中选择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对应的温度采样点的温度值,获得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
可选的,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的单位标称容量的散热功率大于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的单位标称容量的散热功率。
可选的,所述根据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和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的差值,对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和/或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加热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有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中最小的温度值,减去所有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模组温度值中最小的温度值,得到模组温度差值;
在所述模组温度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对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加热;
在所述模组温度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时,对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加热;
在所述模组温度差值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并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对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和第二类型的电池模组加热,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
可选的,所述对第一类型的电池模组加热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85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定子输送系统的交互控制方法
- 下一篇:功耗控制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