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血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8549.0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3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奔;李莎;潘频华;李海涛;李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015;A61B1/26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宋建平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血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血组件,包括套管组合件、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导引条和套环。套管组合件包括支撑体、内囊和外囊,支撑体形成有供内窥镜移动的工作通道,内囊和外囊分别连接支撑体。第一输液管连通内囊,第二输液管连通外囊。导引条用于推动套管组合件沿内窥镜移动,套环用于套设内窥镜以使导引条穿设套环并贴合内窥镜。以上止血组件,在出现内窥镜诊疗大出血时,可以先向外囊注射生理盐水,如出血停止则继续使用内窥镜检查或治疗;如外囊输液膨胀仍无法止血,则可将内窥镜从工作通道退出,并通过第一输液管向内囊注入生理盐水以完全堵塞支气管或其分支,使出血局限于一侧肺或一个肺叶,进而获得挽救患者生命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止血组件。
背景技术
支气管镜检查一般是采用直径约6mm的支气管镜,在施行局部麻醉后,将支气管镜经口腔、鼻腔或气管切开口放入气管进行检查或治疗的技术。随着诊疗人数的日益增多,临床工作中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其中,由支气管镜诊疗操作所引起的下呼吸道单次出血量≥100ml的急性大量出血,即称为“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这是支气管镜诊疗操作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支气管镜诊疗操作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其发生突然,并可迅速造成患者气道阻塞,引发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严重时可致患者窒息或失血性休克死亡。
临床工作中,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出现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带球囊的导管置入出血的支气管,进行填塞治疗止血,称为支气管内球囊填塞术。参考图1和图2,传统的止血球囊由导管11和导管11远端球囊12两部分组成,导管11尾端与球囊12相通,导管11设有可开关的球囊12填充管路。通过填充管路将生理盐水注入远端球囊12,使远端球囊12扩大,即可达到气道填塞止血的目的。对于可视病损区域来说该方法是机械性压迫止血,而对非可视的远端气道出血而言,该方法实际上是气道的填塞止血。
目前可用于置入的球囊12一般经支气管镜工作孔道直接置入,置入后再向球囊12注入生理盐水,使远端球囊12扩大止血。但这种方法在置入球囊12后,会完全封闭支气管,导致支气管镜无法再进入到球囊12的远端,无法对远端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评估、治疗。
发明内容
基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止血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止血组件,包括:
套管组合件,包括支撑体、内囊和外囊,所述支撑体形成有供内窥镜移动的工作通道,所述内囊和所述外囊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体;
第一输液管,连通所述内囊,所述第一输液管用于向所述内囊输液以使所述内囊膨胀并填塞所述工作通道;
第二输液管,连通所述外囊,所述第二输液管用于向所述外囊输液以使所述外囊膨胀;
导引条,用于推动所述套管组合件沿所述内窥镜移动;及
套环,用于套设所述内窥镜,以使所述导引条穿设所述套环并贴合所述内窥镜。
以上止血组件,在出现内窥镜诊疗操作大出血时,可将套管组合件套设于内窥镜以使内窥镜穿设于工作通道,再通过导引条将套管组合件沿内窥镜推动至内窥镜远端,先通过第二输液管向外囊注射生理盐水,如出血停止则内囊无需输液,内窥镜可以继续向远端移动以进行检查、评估和治疗;如外囊输液膨胀仍无法止血,则可暂时将内窥镜从工作通道退出,并通过第一输液管向内囊注入生理盐水,以完全堵塞支气管或其分支,使出血局限于一侧肺或一个肺叶,肺部的未检查侧就不会被血液淹没而保证患者能够呼吸,进而获得挽救患者生命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8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鼻腔止血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胃酸反流阻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