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流孕育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8330.0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5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吉万晟;许雨生;冷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裕隆模具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00 | 分类号: | B22D1/00;C21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流孕育剂 次球 铁液 球化衰退 稀有元素 质量百分比 二次氧化 球化作用 随流孕育 综合性能 铁水 球化率 球铁件 石墨球 浇注 球化 紊流 过量 补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流孕育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随流孕育剂的成份质量百分比为:Be4‑6%,Mg0.8‑1.5%,Re1‑1.5%,Si65‑70%,Ca1‑1.5%,Al1‑1.5%,余量为Fe,合计100%。所述随流孕育剂的使用方法为在铁液熔清完成后浇注时向铁液中加入铁液重量1.5%的所述随流孕育剂进行随流孕育处理。本发明在随流孕育剂中增加适量的具有球化作用的元素镁及稀有元素铼,同时具有瞬时球化和瞬时孕育作用,对铁液进行二次球化及孕育,补充一次球化中的球化衰退,通过二次球化孕育进一步提高球化率及石墨球数量,提升球铁件综合性能;同时通过控制镁及铼含量,避免加入过量导致二次球化爆发剧烈产生铁水紊流及大量的二次氧化渣缺陷,避免加入过少失去二次球化作用难以补偿球化衰退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流孕育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技术进步,球化及孕育技术越来越先进,随流瞬时孕育技术在行业内得到大量的推广。但是生产球铁件时,球化孕育后的铁水因内含硫,暴露在空气中吸氧反应以及操作过程存在异常导致时间延长等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球化衰退现象,会导致球铁件机械性能无法满足要求而报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发一种在铁液最后浇注时加入的随流瞬时孕育剂,对铁液进行二次球化及孕育,补充一次球化中的球化衰退,通过二次球化孕育进一步提高球化率及石墨球数量,提升球铁件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随流孕育剂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随流孕育剂,其成份质量百分比为:Be4-6%,Mg0.8-1.5%,Re1-1.5%,Si65-70%,Ca1-1.5%,Al1-1.5%,余量为Fe,合计100%。
进一步地,所述随流孕育剂的粒度为0.3-1mm。
所述随流孕育剂的使用方法为:在铁液熔清完成后浇注时向铁液中加入铁液重量1.5%的所述随流孕育剂进行随流孕育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随流孕育剂中增加适量的具有球化作用的元素镁及稀有元素铼,同时具有瞬时球化和瞬时孕育作用,对铁液进行二次球化及孕育,补充一次球化中的球化衰退,通过二次球化孕育进一步提高球化率及石墨球数量,提升球铁件综合性能。同时通过控制镁及铼含量,避免加入过量导致二次球化爆发剧烈产生铁水紊流及大量的二次氧化渣缺陷,避免加入过少失去二次球化作用难以补偿球化衰退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随流孕育剂,其成份质量百分比为:Be4-6%,Mg0.8-1.5%,Re1-1.5%,Si65-70%,Ca1-1.5%,Al1-1.5%,余量为Fe,合计100%。
所述随流孕育剂的粒度为0.3-1mm。
所述随流孕育剂的使用方法为:在铁液熔清完成后浇注时向铁液中加入铁液重量1.5%的所述随流孕育剂进行随流孕育处理。
实施例1:
一种随流孕育剂,其成份质量百分比为:Be5%,Mg1%,Re1%,Si67%,Ca1%,Al1%,余量为Fe;所述随流孕育剂的粒度为0.3-1mm;在铁液熔清完成后浇注时向铁液中加入铁液重量1.5%的所述随流孕育剂进行随流孕育处理,浇注后得球铁试块1。
实施例2:
一种随流孕育剂,其成份质量百分比为:Be5%,Mg1.5%,Re1.5%,Si67%,Ca1%,Al1%,余量为Fe;所述随流孕育剂的粒度为0.3-1mm;在铁液熔清完成后浇注时向铁液中加入铁液重量1.5%的所述随流孕育剂进行随流孕育处理,浇注后得球铁试块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裕隆模具铸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裕隆模具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8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