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联碳包覆介孔硅颗粒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7677.3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9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孙继飞;史剑;班伯源;李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联 碳包覆介孔硅 颗粒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交联碳包覆介孔硅颗粒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电极材料由多孔硅颗粒上覆有碳元素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硅颗粒为介孔硅颗粒,所述介孔硅颗粒的粒径为0.2-5,其上的介孔的孔径为2-50nm;
所述介孔硅颗粒与碳元素间的重量比为100:1-30,所述重量比为100:1-30的介孔硅颗粒的表面包覆交联有碳元素;
所述表面包覆交联有碳元素的介孔硅颗粒的比表面积为20-100m2/g;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先将铝、硅重量百分比为60-10wt%:40-90wt%的铝硅合金破碎,再将其置于球磨机中,按照球料比为40-10:1、液料比为1-10mL/g的比例进行液相球磨,得到粒径为0.2-5的铝硅合金粉末;
步骤2,先按照铝硅合金粉末、1-5mol/L的酸溶液的重量比为1:1-2的比例,将两者置于35-45℃下混合搅拌至少4h,得到介孔硅颗粒,再按照介孔硅颗粒、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碳源溶液的重量比为1:0.01-0.001:2-5的比例,将三者混合搅拌至少2h后干燥,得到中间产物;
步骤3,将中间产物置于氮气气氛中,于500-900℃下煅烧至少2h,制得交联碳包覆介孔硅颗粒的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碳包覆介孔硅颗粒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介孔硅颗粒与碳元素间的重量比为100:4-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碳包覆介孔硅颗粒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球磨罐和磨球的材质为玛瑙、氧化锆、不锈钢、刚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碳包覆介孔硅颗粒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球磨的液相介质为乙醇、甲醇、聚二醇、N-甲基吡咯烷酮、煤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碳包覆介孔硅颗粒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酸溶液为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硝酸溶液、冰乙酸溶液、磷酸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碳包覆介孔硅颗粒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醚酰亚胺、聚醚胺、多巴胺、十二烷胺盐酸盐、十二胺、十八胺、季铵化聚乙烯亚胺、叔铵化聚乙烯亚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聚乙烯亚胺,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氯化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碳包覆介孔硅颗粒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有机碳源溶液为蔗糖溶液、葡萄糖溶液、壳聚糖溶液、淀粉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聚丙烯腈溶液、柠檬酸溶液、酚醛树脂溶液、聚乙二醇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碳包覆介孔硅颗粒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干燥的温度为100-200℃,时间为2-4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76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