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水鞣制皮革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97478.2 | 申请日: | 2019-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8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杨振亚;姚元清;丁翠翠;郭晨晨;吴慧;黄六莲;陈礼辉;倪永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4C3/08 | 分类号: | C14C3/08 |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 |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水 鞣制 皮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水鞣制皮革的方法,包括:提供一鞣剂,将所述鞣剂溶解于离子液体/有机溶剂复配液中形成鞣剂溶液;提供一皮样,采用有机溶剂浸泡皮样;取出皮样并将皮样与鞣剂溶液混合形成混合物,采用转鼓对混合物施加机械作用;清洗皮样的表面,再将皮样浸入清水;以及对皮样进行提碱直至皮样内部pH值为9.0‑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水鞣制皮革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离子液体/有机溶剂体系的无水鞣制皮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制革工艺中,需使用大量的酸、碱、盐、鞣剂、染料等化工材料,而这些材料的使用会导致制革废液中铬含量及氨氮含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在制革过程中也会排放有毒气体。废液、废渣及废气的排放,都在不同程度地威胁着制革工人的健康及周边环境。
随着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大,降低并最终彻底解决铬污染是制革行业必然的过程。开发清洁、环保、生态的无铬鞣剂及其鞣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近期,基于天然大分子制备绿色鞣剂的方法引起了研究者关注。天然大分子往往侧链含有许多活性基团,经合适的化学改性可赋予其与皮胶原发生交联反应的能力,从而具备鞣性。这类天然大分子可选范围较广,尤以富含羟基的多糖为典型,如纤维素、海藻酸钠、瓜尔胶、壳聚糖及卡拉胶等均可经氧化得到具有鞣性的改性产物。然而,这类分子量大、分子间氢键作用强的天然大分子也往往存在如下问题:部分天然大分子鞣剂在水溶液中溶解性差、部分天然大分子鞣剂在水中可溶但溶液粘度大,导致对皮心内部的传质阻力大等问题,导致鞣制效果受到制约,产品性能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均匀可溶、传质效果良好的的鞣剂溶液以鞣制皮革,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水鞣制皮革的方法,包括:提供一鞣剂,将所述鞣剂溶解于离子液体/有机溶剂复配液中形成鞣剂溶液;提供一皮样,采用有机溶剂浸泡皮样;取出皮样并将皮样与鞣剂溶液混合形成混合物,采用转鼓对混合物施加机械作用;清洗皮样的表面,再将皮样浸入清水;以及对皮样进行提碱直至皮样内部pH值为9.0-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选用的天然高分子可被相应离子液体完全溶解,而皮胶原纤维只被相应离子液体轻微溶解;利用离子液体/有机溶剂复配液为鞣剂的溶剂,并直接作为鞣液使用,解决了部分天然高分子水溶解性不好的问题,同时借助离子液体对皮胶原纤维的轻微溶解作用及有机溶剂降低鞣液粘度的协同效应,在有效扩张皮坯毛孔通道的同时,减小鞣质分子向皮心位置的传质阻力,增强鞣制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水鞣制皮革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7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