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型钢支护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6856.5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8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何艳娥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支护 | ||
本发明属于建筑型钢支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型钢支护桩;包括支护桩体和钻孔定位单元;支护桩体上均匀开设有阶梯孔腔,且阶梯孔腔内均设置有钻孔定位单元;保护套筒设置在阶梯孔腔内,且保护套内插接有支撑芯;支撑芯的底端连接有转动芯杆,且支撑芯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块;转动芯杆的上开设有螺旋槽;保护套筒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柱,且转动柱与螺旋槽转动配合;保护套筒的底端连接有钻心套;底钻头通过滑动块与转动芯杆的底端连接,且底钻头上套接有扭簧;底钻头的底端设置有合金钢珠;通过支护桩体上设置的多个钻孔定位单元,进而使底钻头既可以在岩石的外表面进行冲击进行破碎,同时又可以对支护桩体起到定位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型钢支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型钢支护桩。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工程施工及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安全,在基坑壁采取支挡、加固的保护措施。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当开挖较深或无放坡条件的基坑支护通常采用各种支护桩的支护型式。目前支护桩的型式一般采用灌注桩、预制混凝土桩、普通型钢、钢板桩等支护。
而现有的型钢支护桩在使用时,如果使用在一些岩石或卵石地质比较多的地区,由于卵石或岩石的地基较为硬质,当需要将型钢支护桩设置在具有卵石或岩石的地基中时,且型钢支护桩的底端较为平整,导致型钢支护桩在插桩时出现倾斜或难以打桩的现象;同时当型钢支护桩在拼接使用时,由于型钢支护桩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进而使型钢支护桩在拼接时容易出现倾斜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型钢支护桩,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型钢支护桩设置在具有卵石或岩石的地基中时,且型钢支护桩的底端较为平整,导致型钢支护桩在插桩时出现倾斜或难以打桩的现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型钢支护桩,包括支护桩体和钻孔定位单元;所述支护桩体上均匀开设有阶梯孔腔,且阶梯孔腔内均设置有钻孔定位单元;所述钻孔定位单元包括保护套筒、支撑芯、转动芯杆、定位块、钻芯套、底钻头和扭簧;所述保护套筒设置在阶梯孔腔内,且保护套内插接有支撑芯;所述支撑芯的底端连接有转动芯杆,且支撑芯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转动芯杆上开设有螺旋槽;所述保护套筒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柱,且转动柱与螺旋槽转动配合;所述保护套筒的底端连接有钻芯套;所述底钻头通过滑动块与转动芯杆的底端连接,且底钻头设置在钻芯套内,且底钻头上套接有扭簧;所述底钻头的底端设置有合金钢珠;工作时,当需要将型钢支护桩设置在具有卵石或岩石的地基中时,由于卵石或岩石的地基较为硬质,且型钢支护桩的底端较为平整,导致型钢支护桩在插桩时出现倾斜或难以打桩的现象;通过振动打桩机将支护桩本体插入到待安装的区域,随着支护桩体不断的向土壤中,当支护桩体的底端遇到岩石或卵石时,由于支护桩体是通过振动力不断的向下移动,进而当支护桩体在受到向下的推力时,会推动支撑芯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转动芯杆向下移动,因转动芯杆上的螺旋槽与转动柱转动配合,进而向下滑动的转动芯杆会产生转动,进而使底钻头既可以转动又可以向下移动,向下转动的底钻头会使扭簧产生扭力,且向下压缩,进而使底钻头底端设置的合金钢珠在岩石或卵石的上表面进行打孔作业,随着支护桩体在外界的振动力下的不断的向下移动,通过支护桩体上设置的多个钻孔定位单元,进而使底钻头既可以在岩石的外表面进行冲击进行破碎,同时又可以对支护桩体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由于岩石或卵石的外壁较为坚硬,导致支护桩体产生偏移或出现型钢支护桩安装不稳定的现象,进而影响型钢支护桩的安全使用效果;通过扭簧和钻芯套的设置,扭簧受到的扭力和压缩力,不仅对底钻头起到反向推动的作用,同时对底钻头起到保护的作用,进而提高底钻头的刚度和强度,防止底钻头在与岩石后卵石接触时,底钻头发生断裂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68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