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陈皮提取物在控油化妆品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4965.3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1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珩;徐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9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油化妆品 分泌 陈皮提取物 皮肤油脂 肌肤 化妆品技术领域 活性提取物 修复 皮肤屏障 油性肌肤 干爽 混合性 温和性 调理 保湿 陈皮 肤感 化妆品 皮肤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陈皮活性提取物的用途,添加到化妆品中配制成一种具有抑制皮肤油脂分泌量的控油化妆品。本发明含陈皮提取物的控油化妆品可以抑制皮肤产生的大量油脂,为肌肤提供即时和持久的干爽肤感;能够降低油脂分泌、持久控制皮肤油脂分泌,温和性好,持续有效。同时还具有保湿,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达到调理和修复油性肌肤和混合性肌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化用品领域,本发明涉及陈皮活性提取物的用途,添加到化妆品中配制成一种具有抑制皮肤油脂分泌量的控油化妆品。
背景技术
皮脂是由皮脂腺细胞生成后被分泌到皮肤表面的油脂。如果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的汗腺、皮脂腺活动加强,导致皮脂分泌增多,过多的皮脂堆积在毛囊口,使毛囊口变狭窄、闭塞,使得微生物大量滋生聚集,从而引发炎症,最终会导致痤疮和粉刺,甚至引起一些皮肤疾病。而且,一般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的人,面部的毛孔都比较粗大,肤色暗黄。因此,控油是治疗此类皮肤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同时,油性肌肤的调理也是很多消费者寻求改善的问题之一。
目前,传统控油的化学成分和方法,主要有:
1. 吸油性的粉体,如滑石粉、高岭土、皂土、淀粉、高分子聚合物等,这些成分治标不治本,能让皮肤有短暂的清爽感,并达不到抑制皮脂分泌的作用,另外粉质过多还可能引起毛孔阻塞,继而引发粉刺长痘。长期使用还会造成皮肤的负担,肤质变差,油光依旧。
2. 收敛剂,主要为酒精、薄荷等成分,有瞬间收缩毛孔达到控油的目的,但在很短的时间后收敛效果即会消失,无法有效控制后续冒出的油脂。而且这些成分会造成皮肤刺痛、脱皮和泛红的副作用。
3. 去角质成分,最典型的角质剥离溶解剂是水杨酸,其次就是果酸。水杨酸对于毛孔中的角质栓塞溶解效果最好,但会造成皮肤变薄且十分干燥。
4. 维生素--主要针对因脂溢性皮炎而出油的人。以维生素作为油脂调理成分,主要对象为因缺乏维生素B而造成脂溢性皮炎的人。但并非所有油性皮肤的人,使用含维生素B族的控油产品都会有效。
上述各种成分对控制皮肤油脂分泌量能起到一点作用,但多少都会有些副作用。因此,开发一种天然温和、能够有效抑制皮肤油脂分泌的化妆品,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天然来源的、更安全、更有效的、更稳定的具有控油功效的植物提取物,并应用到具有控油功效的化妆品中。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将陈皮活性提取物添加到化妆品中配制成一种具有抑制皮肤油脂分泌量的控油化妆品。
陈皮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是我国一种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草药,其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其中以“广陈皮”的质量为优,“广陈皮”中又以新会陈皮为道地药材。广陈皮中的新会陈皮已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国家标识。陈皮是通过摘取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而成的,风干时间通常为一年以上。陈皮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挥发油、多糖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表现出的特殊药理活性,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过敏和抗肿瘤等作用,常见应用于医学和药学领域,实现其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
本发明得到的陈皮提取物,不仅能有效的抑制皮肤油脂分泌,同时能提高皮肤水分含量,抑制皮肤水分散失的作用。
所述陈皮提取物为水提取、醇提取或水和醇按不同比例混合溶液的提取物。
所述陈皮提取物在控油化妆品中的重量为0.5~20wt%,优选地,其在化妆品配方中的添加量以质量分数计为2~10%。
所述陈皮提取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4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