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山杉林下套种路易斯安纳鸢尾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3790.4 | 申请日: | 2019-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0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顾春笋;王芝权;刘凉琴;倪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山杉 鸢尾 低洼 林下套种 湿地 株行距 面积土地 挖穴整地 植物种植 容器苗 土球苗 种植土 翻耕 分株 胸径 水深 移栽 水体 平整 栽植 观赏 种植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领域,涉及一种中山杉林下套种路易斯安纳鸢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选取水深不超过40厘米的低洼湿地,翻耕、平整水体下的种植土并进行挖穴整地;b、选取胸径为3公分的中山杉土球苗或容器苗,移栽到低洼湿地中,株行距不低于4米×6米;c、在栽植中山杉后的当年,利用分株的方法将路易斯安纳鸢尾按40厘米×40厘米的株行距种植于中山杉林下的低洼湿地中。本方法针对目前生产中低洼湿地利用率低这一现状,提供一种中山杉林下套种路易斯安娜鸢尾的方法,最终提高了林下观赏价值以及单位面积土地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领域,涉及一种中山杉林下套种路易斯安纳鸢尾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山杉(
路易斯安娜鸢尾(
套种技术是一项利用植物生长的“空间差”进行多层次立体开发土地的技术,是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比例种植不同种类植物的种植制度。中山杉林下套种路易斯安纳鸢尾,既可提高林下观赏价值,又可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生产中低洼湿地利用率低这一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山杉林下套种路易斯安娜鸢尾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中山杉林下套种路易斯安娜鸢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圃整地:选取水深不超过40 cm的低洼湿地,翻耕、平整水体下的种植土。
2、中山杉移植:选取胸径为3公分的中山杉土球苗或容器苗,移栽到低洼湿地中,株行距不低于4米×6米。
3、路易斯安纳鸢尾栽植:在栽植中山杉后的当年,利用分株的方法将路易斯安纳鸢尾按40 cm×40 cm的株行距种植于中山杉林下的低洼湿地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充分利用两类植物耐水湿的特性,提高低洼湿地观赏价值与单位面积土地产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有另外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制备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
1、选圃整地:中山杉以春季造林为主,可在前一年秋季之前进行整地,也可以随整地随造林。选取水深不超过40 cm、pH8.5以下,含盐量不超过0.3%的低洼湿地,对水体下的种植土进行清理,减少其中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枯枝、烂叶,也可以向水体中泥土加入塘泥、稻田土等含有腐殖质的黏土。对水体下的种植土壤进行深翻,然后整平。造林之前,在平整的湿地上进行定点挖穴,穴径和穴深宜在50厘米和40厘米以上,株行距不低于4米×6米,挖出的素土垒于穴周围。整地结束后,保证至少3-5天的沉淀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37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有机茶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橄榄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