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辅助杀灭黄曲霉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93515.2 申请日: 2019-06-06
公开(公告)号: CN110279059B 公开(公告)日: 2023-06-16
发明(设计)人: 谢能中;黄志民;李秉正;陈先锐;黄纪民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科学院;广西中科微波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南宁市中科微波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A23L5/20 分类号: A23L5/20;A23L5/30
代理公司: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代理人: 徐国华
地址: 530000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微波 辅助 杀灭 黄曲霉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辅助杀灭黄曲霉的方法,对易生长黄曲霉的固体物质采用微波、微电解和臭氧联合处理;所述微电解时间为5~30min;所述臭氧通入量为5~10g/m3;所述微波功率为500~1200W,微波频率为300MHz~2450MHz,温度设置为35~45℃,微波采用间歇处理,工作时间为5~60 s,间隔时间15~60 s,重复微波操作5~10次。本发明的方法能对玉米、小麦、稻谷、甘蔗等农作物和饲料中的黄曲霉及其孢子进行杀灭,黄曲霉的杀灭率为90~97%,从而降低黄曲霉产毒的能力,不产生化学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产品安全性高,在食品、饲料加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灭黄曲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辅助杀灭黄曲霉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半知菌类,一种常见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它霉腐的有机物上,污染粮食作物后极易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污染粮油作物、食品和饲料的最主要的真菌毒素,具有强毒性和致癌性,严重危害人畜健康。1993年,黄曲霉毒素B1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致癌物,是已知的最强的致癌物之一。

中国专利CN01107435.3公开了酿造调味品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假密环菌或黑曲霉发酵后机械破碎或者发酵后直接与酿造调味品原料混合,或者用能降解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毒素解毒酶B1与酿造调味品原料混合,温度为25~70℃,湿度为20%~80%,pH为6.0~8.5的条件下充分混合5~120分钟。专利CN201710141228.6公开了一种用于降解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硬脂酸20~30份、酰胺蜡5~1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9份、聚丙烯4~6份、二丁基羧基甲苯2~5份、二乙烯三胺1~4份、活性炭3~6份、蒙脱石2~5份、膨润土3~4份、坡缕石2~8份、木质素3~9份、硅烷偶联剂KH~5702~5份、葡甘聚糖3~6份、次氯酸钠4~8份。在降解黄曲霉毒素过程中额外添加的物质如酶难以从原料中分离,且降解速度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辅助杀灭黄曲霉的方法,对易生长黄曲霉的固体物质采用微波、微电解和臭氧联合处理。本发明的方法能对玉米、小麦、稻谷、甘蔗等农作物和饲料中的黄曲霉进行杀灭,间接降低粮食作物及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所用物质方便获取,不会产生化学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产品安全性高,在食品、饲料加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波辅助杀灭黄曲霉的方法,其主要对易生长黄曲霉的固体物质采用微波、微电解和臭氧联合处理;所述微电解时间为5~30min;所述臭氧通入量为5~10g/m3;所述微波功率为500~1200W,微波频率为300MHz~2450MHz,温度设置为35~45℃,微波处理采用间歇处理,工作5~60 s,然后间隔15~60 s,重复微波操作5~10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微波辅助杀灭黄曲霉的步骤为:

(1)将易生长黄曲霉的可清洗固体物质收集,置于微电解池中;

(2)在微电解池中注入微电解液将可清洗固体物质淹没后,启动微电解;

(3)微电解结束后,将可清洗固体物质从微电解池中取出,置于微波室内;通入臭氧5~10g/m3,然后立即启动微波;

(4)微波结束后,采用清水冲洗固体物质1~2次,干燥,即获得杀灭黄曲霉的固体物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微电解液为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微电解其时间为5~10min,强度为0.5~2V/cm,功率为300~800W,启动微电解时往微电解池中进行曝气,控制曝气量为10~50L/m3·min,电解液溶氧量为0.5~1m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学院;广西中科微波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南宁市中科微波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广西科学院;广西中科微波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南宁市中科微波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35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