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高压脱硫和分离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2804.0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孟旗;余龙红;吴迪;刘凯祥;丁昱文;刘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B01D53/14;C07C7/00;C07C11/06;C07C9/04;C07C9/06;C07C9/08;C07C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高压 脱硫 分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油气高压脱硫和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第一气液分离:来自上游装置的油气经冷凝冷却后送至气液分离罐Ⅰ进行气液分离,罐底的液相经增压送至脱丁烷塔,罐顶气相经压缩机升压后送至脱丁烷塔;
(2)脱丁烷:来自步骤(1)的气相和液相进入脱丁烷塔,塔顶馏出气相经冷凝进入塔顶回流罐,塔顶回流罐罐顶气相经压缩冷却后送至气液分离罐Ⅱ,罐底液相经增压后送至气液分离罐Ⅱ,脱丁烷塔的至少部分塔底液相作为稳定汽油产品采出;
(3)第二气相分离:物料在气液分离罐Ⅱ内进行混合、气液平衡后,再次分离出气相与液相,然后分别进行除杂;
(4)气相除杂:气液分离罐Ⅱ分离出的罐顶气相依次在富气脱硫塔内以贫胺液为吸收剂脱H2S和CO2,在富气碱洗塔内以碱液为吸收剂脱除硫醇后送至冷却器;
(5)液相除杂:气液分离罐Ⅱ分离出的罐底液相依次在液态烃脱硫塔内脱除H2S和CO2,在液态烃脱硫醇反应器内脱除硫醇后送至冷却器;
(6)冷却:经过除杂的气态轻烃与液态轻烃在冷却器内进行混合及冷却后送至进料罐;
(7)进料:来自冷却器的混合物流在进料罐内进行混合、预吸收及气液平衡后,罐顶气相送至吸收塔,罐底液相送至分离单元;
(8)吸收:吸收塔内,以混合C4为吸收剂吸收来自进料罐罐顶的气相中的C2以及C2以上的组分,同时共吸收部分甲烷,吸收塔塔顶气相送至下游装置进一步回收吸收剂,塔底液相返回至冷却器;
(9)分离:来自进料罐罐底的液相在分离单元内通过脱甲烷塔、脱乙烷塔、脱丙烷塔以及任选的丙烯精馏塔进一步分离出C2、C3以及C4组分,其中,C2、C3组分分别作为C2、C3产品采出,C4组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混合C4吸收剂送至吸收塔,其余部分作为混合C4产品采出;
其中,步骤(9)中的所述分离包括以下两种方式之一:
方式一,所述分离的步骤依次包括:
脱甲烷:来自进料罐罐底的液相在脱甲烷塔内将甲烷进行脱除,同时脱除少部分C2及C2以上的组分,脱甲烷塔塔顶气相送至冷却器,塔底液相送至脱乙烷塔;
脱乙烷:来自脱甲烷塔底的液相在脱乙烷塔内分离C2组分,分离出来的混合C2组分任选经过杂质处理后从脱乙烷塔塔顶作为混合C2产品采出,塔底C3以及C3以上的液相组分送至脱丙烷塔;
脱丙烷:来自脱乙烷塔塔底的液相组分在脱丙烷塔内进一步分离,分离出来的C3组分从脱丙烷塔上部采出,塔底组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混合C4吸收剂送至吸收塔,其余部分作为混合C4产品采出;
所述分离还包括:
丙烯精馏:来自脱丙烷塔上部的C3组分在丙烯精馏塔内进一步精馏,丙烯精馏塔塔顶气相经冷却后作为丙烯产品采出,塔底液相作为丙烷产品采出;
方式二,所述分离的步骤依次包括:
脱甲烷:来自进料罐罐底的液相在脱甲烷塔内将甲烷进行脱除,同时脱除少部分C2及C2以上的组分,脱甲烷塔塔顶气相送至冷却器,塔底液相送至脱丙烷塔;
脱丙烷:来自脱甲烷塔塔底的液相组分在脱丙烷塔内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C3及C3以下的组分从脱丙烷塔上部采出任选经过干燥后送至脱乙烷塔,塔底组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混合C4吸收剂送至吸收塔,其余部分作为混合C4产品采出;
脱乙烷:来自脱丙烷塔上部的气相在脱乙烷塔内进一步分离,分离出来的混合C2组分任选经过杂质处理后从脱乙烷塔塔顶作为混合C2产品采出,塔底液相作为混合C3组分采出;
所述分离还包括:
丙烯精馏:来自脱乙烷塔塔底的混合C3组分在丙烯精馏塔内进一步精馏,丙烯精馏塔塔顶气相经冷却后作为丙烯产品采出,塔底液相作为丙烷产品采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吸收剂回收:吸收剂回收塔内,以部分步骤(2)中采出的稳定汽油产品作为吸收剂吸收来自吸收塔塔顶的气相中的C4以及C4以上的组分,同时吸收少量C2/C3组分,吸收剂回收塔塔顶气相作为干气采出,塔底液相返回至脱丁烷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28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