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0830.X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4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余弘杰;陈韦匡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百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王月春;武玉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管理 系统 方法 |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包括多个串联电池组、通讯总线及电源管理模块。多个串联电池组彼此并联,且与负载装置或电源并联连接,串联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区块,各包括开关组件、电池模块、编号指示器及电池管理模块。编号指示器供用户设定用于标记所述电池模块的数字编号,数字编号包括并列编号及串行编号,且并列编号用于指示所述电池模块的并联组态,串行编号用于指示所述电池模块的串联组态。电源管理模块及各电池管理模块经配置以判断电池区块的数字编号是否重复。若并未重复,则依据充放电需求及电性信息决定开关组件的导通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灵活串联及并联机制的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大功率电池组发展迅速,但电池重量与安全性问题,使得运输问题,受到很大的限制。若能将小功率电池模块,依应用组合成所需的一大功率电池模块,再加上理想的串并联管理,如此运输问题便可得到舒缓,又能满足多样的市场需求。
然而,将大功率电池组分拆为小模块后,会面临电气两大特性的考验,也就是如何进行灵活串联与并联,同时这也是储能系统的瓶颈。其中,对于并联问题而言,当两个电池组并联时,电压高的电池依电气特性,电流会流向电压低的,若压差很大,不仅会产生大电流更甚至产生火花,轻则组件受损,重则引起爆炸,因此并联的时机,极为重要。另一方面,串联问题在于,由于储能系统应用多元,高电压(220V如冷暖气)与低电压(48V如LEV)均属家用,与并联相辅相成,才符合人类目前的使用现况。
故,如何在制造电池模块时在软件、韧体或硬件层面上保持一致性,又能保有串联以及并联上的灵活性,已成为上述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灵活串联及并联机制的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
多个串联电池组彼此并联,且与一负载装置或一电源并联连接,多个所述串联电池组各包括彼此串联的多个电池区块,且多个所述电池区块各包括一开关组件、一电池模块、一编号指示器及一电池管理模块。电池模块连接于所述开关组件;一编号指示器,经配置以供用户设定用于标记所述电池模块的一数字编号,其中所述数字编号包括一并列编号及一串行编号,且所述并列编号用于指示所述电池模块的一并联组态,所述串行编号用于指示所述电池模块的一串联组态;一电池管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开关组件、所述电池模块及所述编号指示器,经配置以侦测所述电池模块的所述数字编号、一电性信息、所述开关组件的一开关状态及所述负载装置或所述电源的一充放电电流;以及一通讯总线,分别连接多个所述电池区块的多个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一电源管理模块,通过所述通讯总线连接多个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及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经配置以执行一管理程序,所述管理程序包括:通过所述通讯总线取得多个所述电池区块的多个所述数字编号;判断多个所述电池区块的多个所述数字编号是否重复,若是,则产生一警示讯号;若判断多个所述电池区块的多个所述数字编号并未重复,则通过所述通讯总线取得多个所述电池区块的电性信息,依据所述负载装置的一放电需求或所述电源的一充电需求,以及所述电性信息决定所述开关组件的导通状态。
优选地,所述管理程序更包括依据多个所述数字编号判断每一所述串联电池组中的多个所述电池区块的数量是否相同,若是,则通过所述通讯总线取得多个所述电池区块的电性信息,若否,则产生另一警示讯号。
优选地,所述编号指示器系为一指拨开关。
优选地,所述管理程序更包括:统计具有相同所述并列编号的多个所述串行编号的数量,并比对具有不同所述并列编号的多个所述数量是否相同,若是,则通过所述通讯总线取得多个所述电池区块的电性信息,若否,则产生所述警示讯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百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加百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08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食品加工机
- 下一篇:一种双面反光结构的焊带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