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长铝合金舱门对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0234.1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1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李璐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长 铝合金 舱门 对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铝合金舱门对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前期准备:对对接处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S2:舱门对接定位:两块铝合金舱门对接位置的调整和固定;S3:背面焊接连接:在两块舱门背面蒙皮表面的对接处进行焊接;S4:背面粘结铝板:在两块舱门背面蒙皮表面的对接处粘结铝板;S5:正面接缝填胶:在两块舱门正面的对接缝隙内打填缝胶;S6:质量检验:依据产品生产工艺进行产品质量的检验。本发明通过实施点焊、填胶、加固等工艺方法将两件常规尺寸的舱门对接为一体,实现了超长铝合金舱门的制作,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客车生产的下料装备还不能满足超大铝合金蒙皮下料的技术问题,对满足客车特殊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长铝合金舱门对接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是应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环保、能源、安全是汽车发展的三大课题。为解决这三大课题,现代汽车正朝着轻量化、高速、安全舒适、低成本、低排放和节能的方向发展。而满足上述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减轻汽车自重。铝及其合金加工材料由于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耐腐蚀、良好的加工成型性以及极高的再回收、再生性等一系列优良特性,成为实现汽车轻量化最理想的首选材料。目前客车的舱门已经基本使用铝合金材料,其加工工艺也已经趋于成熟。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如以色列等国际市场普遍需求超长铝合金舱门,而传统舱门的长度为0.5米到2米,超长铝合金舱门接近4米,目前的客车生产下料装备还不能满足超大铝合金蒙皮的整体下料生产。各客车生产厂家为满足市场需求,也在积极研究超长铝合金舱门的制作方法和工艺。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超长铝合金舱门对接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长铝合金舱门对接工艺,通过实施点焊、填胶、加固等工艺方法将两件常规尺寸的舱门对接为一体,以实现超长铝合金舱门的制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长铝合金舱门对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前期准备:将待对接的两块铝合金舱门背面蒙皮对接处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
S2:舱门对接定位:将两块铝合金舱门的对接位置进行调整和固定;
S3:背面焊接连接:在两块舱门背面蒙皮表面的对接处进行焊接,完成初步连接;
S4:背面粘结铝板:在两块舱门背面蒙皮表面的对接处粘结铝板,完成二次连接;
S5:正面接缝填胶:粘结完成后翻转舱门,在两块舱门正面的对接缝隙内打填缝胶,完成最终连接;
S6:质量检验:两块舱门对接完成后,依据产品生产工艺进行产品质量的检验。
进一步的,步骤S2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待对接的两块铝合金舱门按照对接的位姿放置在对接平台上,并使舱门背面的蒙皮表面朝上,舱门侧部边缘与对接平台顶面边缘的定位凸台对齐;
S2.2:通过夹紧工装将其中一块舱门固定于对接平台上,在两块舱门之间放置垫块,使垫块的侧面与该舱门的对接面贴合;
S2.3:沿定位凸台的长度方向移动另一块舱门,使该舱门的对接面与垫块的另一侧面贴合,再通过夹紧工装将该舱门固定于对接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垫块的厚度为1至5mm,其高度小于两块舱门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垫块的长度大于两块舱门对接处的长度,其端部位于两块舱门对接处的外部。
进一步的,步骤S3中两块舱门焊接连接后,对焊接部位进行打磨平整作业。
进一步的,步骤S4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0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可靠性毫米波组件阶梯焊接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CM节点坡口的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