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荚兰浸膏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包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9940.4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9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张彦军;谭乐和;李俄艳;初众;谷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8/9794;A61K8/73;A61K47/69;A23L33/105;A23P10/30;A61Q19/00;A61P9/00;A61P25/00;A61P1/14;A61P39/02;A61P7/10;A61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温可睿 |
地址: | 571533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合物 香荚兰浸膏 制备 食品技术领域 生物利用度 包合技术 溶解性能 超分子 货架期 包材 包合 | ||
1.一种香荚兰浸膏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香荚兰浸膏与无水乙醇混合,制得A液;
将2-羟丙基-β-环糊精与水混合,制得B液;
将A液与B液混合,10~20Mpa压力下剪切、撞击、乳化1~3次,每次3~5min,通过空穴作用,使香荚兰浸膏进入2-羟丙基-β-环糊精的空腔;
经过微孔滤膜过滤、喷雾干燥得到香荚兰浸膏包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荚兰浸膏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羟丙基-β-环糊精与水的质量比为1:(20~2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羟丙基-β-环糊精与香荚兰浸膏的质量比为(5~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料口温度150℃~180℃,出料口温度70℃~90℃,空气流量450~650mL/h。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荚兰浸膏的制备方法为:将水分含量为10%~15%的香荚兰豆荚,粉碎至粒径为100μm~700μm;以C1~C4的醇于常温常压浸提40天~50天,减压回收醇,获得香荚兰浸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C4的醇为乙醇,优选为体积分数为70%~90%的乙醇水溶液;所述体积分数为70%~90%的乙醇水溶液与香荚兰豆荚的质量比为(20~25):1。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香荚兰浸膏包合物。
9.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香荚兰浸膏包合物在制备药品、食品或日化用品中的应用。
10.含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香荚兰浸膏包合物的药品、食品或日化用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99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