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9691.9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6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金兑玩;徐容殷;徐正勋;金明俊;李钟坤;李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空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车辆用空调装置,能够改善通风阻力的同时充分地确保空气排出口的截面积而防止风量的下降。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空调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空气通道,在出口形成有多个空气排出口;及至少一个换热器,其设于上述空调壳体的空气通道而与通过该空气通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上述空气排出口具备用于将空调风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心侧排出的中心通风口和用于将空调风向车辆宽度方向侧方侧排出的侧方通风口,上述中心通风口和侧方通风口中的一个通风口配置于空调壳体的上表面,另一个通风口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空调壳体的一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空调装置,更具体地,涉及除了除霜通风口(Defrost vent)及吹面通风口(face vent)之外还具备向空间送风而调节空气的间接通风口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情况下,车辆用空调装置是为了在夏季或冬季对汽车室内制冷或供暖或在雨天时或冬季去除出现在挡风玻璃的霜等而使驾驶者确保前后方视野来设置的汽车的内置品。空调装置通常同时具备供暖系统和制冷系统,选择性地导入外部空气或内部空气而将该空气加热或冷却之后送风到车辆室内,从而对车辆室内制冷或供暖而进行换气。
图1是示出以往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空调壳体10、蒸发器20及加热器芯30、前座温度调节门51及前座模式门。
空调壳体10具备空气流入口11和空气排出口并在内部形成有空气通道。在空气流入口11侧连接有送风装置,供内部空气或外部空气选择性地流入空调壳体10的内部空气通道。空气排出口由除霜通风口12、吹面通风口13、地板通风口114、控制台通风口15及后座地板通风口16构成。空调壳体10的内部空气通道由前座冷风通道P1、热风通道P2及后座冷风通道P3构成。
蒸发器20作为制冷用换热器而对通过它的空气进行冷却。加热器芯30作为供暖用换热器而对通过它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器芯30在空气流动方向上配置于蒸发器20的下游侧即热风通道P2。热风通道P2还设置有PTC加热器等电加热器40。前座温度调节门51位于蒸发器20与加热器芯30之间而调节通过加热器芯30的热风通道P2和绕过加热器芯30的冷风通道P1、P3的开度。前座模式门由除霜门53、通风口门54及地板门55构成。
后座空气通道由供通过了蒸发器20的空气绕过加热器芯30的后座冷风通道P3和通过加热器芯30的热风通道构成。该后座空气通道的热风通道与前座空气通道的热风通道P2一起使用。即,通过加热器芯30而在热风通道P2流动的一部分空气移动到上部而从除霜通风口12、吹面通风口13、地板通风口114中的至少一个通风口排出,另一部分空气移动到下部而从控制台通风口15和后座地板通风口16中的至少一个通风口排出。后座空气通道设置有调节控制台通风口15和后座地板通风口16的开度的后座模式门58。
在空调壳体10内具备后座温度调节门52、后座辅助温度调节门56和后座开闭门57。后座温度调节门52设于蒸发器20与加热器芯30之间而调节向热风通道P2流动的通道和向后座冷风通道P3流动的通道的开度,后座辅助温度调节门56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加热器芯30的下游侧而调节流向后座空气排出口的通道的开度。后座开闭门57调节后座冷风通道P3的开度。
另外,图2是示出以往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俯视图。参照图2,吹面通风口13由将空调风送风到车辆宽度方向中心侧的中心通风口13a和送风到侧方侧的侧方通风口13b构成。同时,空调壳体10在中央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执行独立的空气调节的分离器19。
这样,在以往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情况下,不得不使流路急剧地折弯,以使通过中心通风口而向上部方向排出的空气流向车辆室内的前方。即,中心通风口格栅(gr ill)位于车辆面板的前方而不得不将空气流路急剧地折弯,因此存在对通风阻力不利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96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