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荪孢子中活性成分连续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8421.6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4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林陈强;陈济琛;张慧;林戎斌;陈龙军;贾宪波;方宇;林新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C07K1/14;C07K1/30;C12P21/06;A61K36/07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文弘;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荪 孢子 活性 成分 连续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荪孢子中活性成分连续制备工艺。在多糖提取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将除蛋白环节设计为第一步提取获得蛋白;脱脂环节设计为利用醇沉后回收的乙醇再次提取;同时针对醇沉这个步骤中,乙醇除了可以沉淀多糖,还会萃取溶液中的小分子类活性物质,因此对乙醇相进行进一步的分离提取获得不同种类的活性成分。本发明设计的一套提取工艺路线,可以对竹荪孢子连续提取,依次可以获得多肽、多糖、小分子活性物质等多个有价值的成分,达到充分利用竹荪孢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荪孢子精深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竹荪是一种大型名贵的食用菌,被历代医药学家誉为“菌中皇后”,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相关研究表明竹荪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及13种非必需氨基酸,是食用菌中含氨基酸种类最多的一种。此外,竹荪中的有效成分,如竹荪三萜、竹荪多糖,有降低血压和体内胆固醇的作用,在抗肿瘤、抗凝血、抗炎症、降血糖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竹荪孢子粘附于竹荪菌盖上,就整个竹荪子实体而言,竹荪孢子占干重的9 ~ 13 %,相当于每生产3 kg的商品干竹荪就会产生1 kg的干竹荪孢子。根据相关报道,竹荪孢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相关研究发现其有机溶剂提取物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和抗菌作用。但是,在竹荪的采摘过程中,竹荪孢子一般都是和菌盖一起被直接废弃掉,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引起环境污染,造成连作障碍。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竹荪孢子的精深加工工艺方法,以提取孢子多糖为主要路线,能够连续提取获得竹荪孢子多肽、竹荪孢子多糖、黄酮三萜等活性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竹荪孢子多糖、多肽、黄酮等活性成分连续制备工艺。几乎所有多糖提取工艺均有脱脂、提取、醇沉、除蛋白这4个关键环节,但多糖提取工艺中,提取目标仅为多糖,除掉的蛋白及醇沉过后乙醇相中的成分均未获得利用。本发明发现竹荪孢子除含有活性多糖外,还含有大量的蛋白,其有机溶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因此本发明设计一套提取工艺路线,可以对竹荪孢子连续提取,依次可以获得多肽、多糖、小分子活性物质等多个有价值的成分,达到充分利用竹荪孢子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路线:
一种竹荪孢子中活性成分连续制备工艺,以竹荪孢子多糖为主要工艺路线,将一般多糖提取过程去脂、除蛋白环节设计为黄酮等活性成分提取及多肽等营养成分收集。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荪孢子水洗,喷雾干燥后,采用超微粉碎至粒径为1000~100纳米,将破壁竹荪孢子粉加入软水后,调节pH 7-9,超声提取,超声功率300-1000W,提取温度50-70℃,超声时间20-90min,然后3000r/min离心,获得上清液为竹荪孢子多糖蛋白溶液,沉淀为孢子残渣低温保存另用;
(2)竹荪孢子多糖蛋白溶液加入低浓度盐酸,调整pH至4.3,搅拌后静置使蛋白沉淀,5000r/min离心,上清液为竹荪孢子多糖溶液,沉淀即为竹荪孢子蛋白,按此方法竹荪孢子蛋白得率为38%-55%;
(3)将竹荪孢子蛋白加水溶解后,调节pH 7.5,加入竹荪孢子蛋白重量1.50%水解酶,保持温度45 ℃酶解4.0 h,酶解后获得蛋白分子量为5.8 ~ 30 kDa的竹荪孢子多肽;
(4)竹荪孢子多糖溶液加碱调节pH 7.5,60℃真空浓缩至原体积20%,加入4倍体积无水乙醇,充分搅拌后静置12h,5000r/min离心,沉淀即为竹荪孢子多糖,多糖得率为8%-11%,乙醇上清液备用;
(5)将步骤(4)的乙醇上清液45℃真空浓缩至原体积10%,获得浸膏Ⅰ,得率0.4-0.7%;
(6)回收步骤(5)乙醇,按30:1 ml/g加入步骤(1)的孢子残渣,超声提取,超声功率500W,45℃下提取60min,然后3000r/min离心,将乙醇上清液45℃真空浓缩至原体积10%,获得浸膏Ⅱ,得率2.1-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8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取防风多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修饰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