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回流式滤清器自清洁车载空调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88232.9 | 申请日: | 201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4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炜;姬芳芳;万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菱凡贸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3/06 | 分类号: | B60H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511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滤清器 车内 车载空调 气体回流 进风口 自清洁 出风口 外进风口 过滤板表面 缠绕装置 过滤效果 空调送风 气体管道 抽风机 后车厢 沉积 滤芯 吸出 连通 清洗 残留 清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回流式滤清器自清洁车载空调,涉及车载空调技术领域。该气体回流式滤清器自清洁车载空调,包括车内进风口,所述车内进风口与车内出风口相连通,所述车内进风口与车内出风口连接处的右侧连通有车外进风口,所述车内进风口与车内出风口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清器,所述车外进风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抽风机,所述滤清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缠绕装置。该气体回流式滤清器自清洁车载空调,能够将残留在气体管道内的有害气体和沉积的灰尘吸出,提高了空调送风后车厢内的空气质量,实现了对于过滤板表面的清洁,并将产生的灰尘吹出车外,提高了滤清器的过滤效果,增长了滤芯的更换和清洗年限,更加经济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体回流式滤清器自清洁车载空调。
背景技术
车载空调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而为了提高了空调进气的空气质量,在车载空调的气路中会加装滤清器,能有效过滤烟臭、花粉、尘埃、有害气体和各种异味。
但是在很多的情况下,当我们打开车载空调时,会先闻到有异味的气体,或是在打开制热时,先出来的却是冷风,就是因为在打开空调时,先吹出来的风为残留在空气管道内的气体,在使用空调时,气体管道经常会产生温差,使得管道内环境湿润,容易滋生细菌,且沉积有灰尘。而滤清器在长时间使用后,滤芯的表面会附着有灰尘和各种有害物质,影响制冷和制热效果,而进入制冷和制热系统的气体都需要经过滤芯,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车内的空气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回流式滤清器自清洁车载空调,该气体回流式滤清器自清洁车载空调,好处是能够将残留在气体管道内的有害气体和沉积的灰尘吸出,提高了空调送风后车厢内的空气质量,实现了对于过滤板表面的清洁,并将产生的灰尘吹出车外,提高了滤清器的过滤效果,增长了滤芯的更换和清洗年限,更加经济方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气体回流式滤清器自清洁车载空调,包括车内进风口、车内出风口、车外进风口、滤清器、回抽风机、连接线、缠绕装置。
其中,所述滤清器包括有外框、过滤板、刷板、连接轴、滑块。
其中,所述缠绕装置包括有旋转轴、轴承、叶片、棘爪、绕线轮、棘轮、通风孔。
其中:
所述车内进风口与车内出风口相连通,所述车内进风口与车内出风口连接处的右侧连通有车外进风口,所述车内进风口与车内出风口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清器,所述车外进风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抽风机,所述滤清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缠绕装置。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为折叠状,所述过滤板靠近车内进风口和车外进风口的一侧贴合有刷板,所述刷板固定安装在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通过两侧的滑块滑动连接在外框内,所述刷板与过滤板相接触,当刷板进行上下移动时,能够对过滤板的表面进行清洁。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通过两侧的轴承转动连接在外框的顶部,所述旋转轴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旋转轴两侧的外围活动连接有棘爪,所述旋转轴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棘轮,所述外框顶部叶片的上半部开设有通风孔,当通风孔内有气流经过时,通过吹动叶片,能够带动旋转轴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绕线轮的外围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滑块的外围,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外框两侧的凹槽内,当绕线轮进行转动时,会对连接线进行缠绕,从而带动滑块和连接轴向上移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回流式滤清器自清洁车载空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菱凡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嘉兴菱凡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82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