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凸轮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7909.7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7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田永军;张翔宇;汤鼎;刘运苏;邱文豪;常喆;张楚洋;罗雨丝;武泽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H53/00 | 分类号: | F16H53/00;F16H5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凸轮机构 随动件 凸轮从动件 凸轮轨道槽 双面凸轮 运动转换 中驱动轮 转向轮 滑轨 滑块 卡死 轴承 小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凸轮机构,包括双面凸轮、第一随动件、第二随动件、轴承、滑块和滑轨;凸轮从动件不需要过度部件就可以切换至另一侧凸轮轨道槽内,运动流畅无卡死,可适用于无碳小车中驱动轮与转向轮之间的运动转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凸轮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化领域的集聚发展,所需要实现的运动也越为复杂化,传统的凸轮在原有径向大小上无法在实现更为复杂的运动。现有的机械结构中无简单的既能实现复杂运动又能实现对称轨迹变化的机构。以无碳小车为例,现有凸轮结构在实现驱动轮与转向轮之间的运动转换时,尤其是对称轨迹变化的运动转换时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面凸轮机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面凸轮机构,包括双面凸轮、第一随动件、第二随动件、轴承、滑块和滑轨;
所述双面凸轮以轴孔为轴心进行转动,双面凸轮的两侧形成有形状为不封闭圆形的轨道槽;
所述滑轨安装于双面凸轮的一侧,并对其沿双面凸轮轴向进行限位;
所述滑块设置于滑轨内,可沿其滑动,所述滑块与第一随动件、第二随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随动件、第二随动件上分别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分别对应双面凸轮两侧的轨道槽,二轴承可交替与二轨道槽发生相对转动;
所述轨道槽的起始段与结束段形成有用于使轴承进出轨道槽的渐变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孔位于双面凸轮的重心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面凸轮的轴孔与轨道槽之间至少形成有一处镂空,轴孔与轨道槽之间形成有支撑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孔与轨道槽之间的支撑筋上设置有销孔,用于固定凸轮或选择凸轮的初始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面凸轮上设置有安装槽,用于安装时供轴承通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随动件、第二随动件上形成有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随动件、第二随动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轴承的支撑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随动件、第二随动件与滑块相接触的凹槽底面两侧形成有定位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底面上形成有定位螺纹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片的两端设置有滑块限位片。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一种双面凸轮机构,凸轮从动件不需要过度部件就可以切换至另一侧凸轮轨道槽内,运动流畅无卡死,可适用于无碳小车中驱动轮与转向轮之间的运动转换。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实施例的一种双面凸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实施例的一种双面凸轮机构爆炸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实施例的双面凸轮正面的结构;
图3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实施例的双面凸轮反面的结构;
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实施例的随动件的结构;
图5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实施例的传动部件位置移动示意图;
图5b1和图5b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实施例的传动部件在假定的起始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79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差速锁装置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采煤机齿轮箱的注油检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