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防风多糖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87231.2 申请日: 2019-06-05
公开(公告)号: CN110144016A 公开(公告)日: 2019-08-20
发明(设计)人: 巩丽虹;刘艺;吴宜艳;倪丹蓉;曹艳丽;刘佳维;张秀萍 申请(专利权)人: 牡丹江医学院
主分类号: C08B37/00 分类号: C08B37/00
代理公司: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代理人: 董芙蓉
地址: 150000 黑***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防风多糖 超声 超声提取 防风 超声功率 预定条件 料液比 蒸馏水 超声提取工艺 操作安全 能源消耗 提取效率 药物提取 原料粉碎 提取液 过筛 优选 浸泡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防风多糖的方法,涉及药物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防风原料粉碎过筛,得到防风粉末;将所述防风粉末浸泡于蒸馏水中,在预定条件下进行超声提取,获得防风多糖提取液;其中,所述超声提取的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料液比为1:10‑50;所述超声温度为40‑80℃;所述超声时间为30‑110min;所述超声功率为40‑80W。优选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包括:所述料液比为1:40;所述超声温度为70℃;所述超声时间为110min;所述超声功率为70W,获得的防风多糖含量最多。本发明采用超声提取防风多糖,方法简单,操作安全,处理成本低,能源消耗少,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取防风多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防风,是一种多年生中药材的名字,其根入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其名称由来:“防者,御也。其攻疗风最要,故名。”元朝朱震亨著有《丹溪心法》一书,其中所记载的玉屏风散一种疗效显著且较为及常用的中成药,由白术、黄芪及防风三味中药组成,有固表止汗等收效,尤其适用于伤风感冒、体虚自汗等症状。因其药味精少,疗效显著,配伍严谨,作为一种名方在杏林家喻户晓。因其有益气、固表、止汗泄、御风邪之功,有如御风之屏障,又有珍贵如玉之意,故名玉屏风散。迄今为止,人们对黄芪和白术的研究比较多,对防风的研究相对少,从黄芪中提取分离出来了16种多糖,从白术中提取分离出来了8种多糖,从防风中提取分离出了5种多糖。而且现今发现的防风有很多品种,包括北防风,云防风,水防风,川防风,西北防风五种。防风是大宗药材,疗效确切,资源广泛,价格便宜,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多糖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的组织中,在构成生命有机体的组成成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它还能参与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很多种功能,人们把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称为活性多糖(active polysaccharides)或“生物应答效应物”(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近年来随着对多糖的深入研究表明,多糖有很多生物活性作用,如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抗炎、抗凝血、降血糖、保肝、免疫调节、保湿等,已被用于保健食品、药品等领域。

防风多糖,不仅有活血化瘀作用,抑制实体瘤的生长的作用和加强机体免疫的重要功能,而且对人体正常细胞毒副作用小,防风多糖作为防风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维系生命运转中发挥重大作用。对防风临床应用的文献记载以古代为主,缺乏对其活性成分及研究意义的现代研究进展,因此对多糖的研究显得意义重大。基于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条件尚未成熟,以及成本、效率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亟需探究提取防风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取防风多糖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取防风多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防风原料粉碎过筛,得到防风粉末;将所述防风粉末浸泡于蒸馏水中,在预定条件下进行超声提取,获得防风多糖提取液;其中,所述超声提取的预定条件包括:料液比为1:10-50;超声温度为40-80℃;超声时间为30-110min;超声功率为40-80W。

作为优选,所述料液比为1:30-50;所述超声温度为50-70℃;所述超声时间为90-110min;所述超声功率为60-80W。

作为优选,所述料液比为1:40;所述超声温度为70℃;所述超声时间为110min;所述超声功率为70W。

作为优选,所述防风多糖提取液包括提纯过程:对所述防风多糖提取液趁热抽滤,将得到的滤液置于50℃旋蒸,得到浓缩液;向所述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配成浓缩液的乙醇溶液,静置分层后收集一次下层沉淀,将所述一次下层沉淀用蒸馏水溶解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二次下层沉淀,所述二次下层沉淀为提纯的防风多糖提取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医学院,未经牡丹江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7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