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散射系统的在探测面积受限情况下的成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87188.X | 申请日: | 201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1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林;王歆;陈美君;韩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47 | 分类号: | G01N21/47;G06T11/00;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散射 系统 探测 面积 受限 情况 成像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动态散射系统的在探测面积受限情况下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量散射介质的退相干时间,具体是:
S1.1在动态散射介质(1)的一侧放置点光源,另一侧放置探测器(2),获得一幅散斑作为参考点扩散函数;
S1.2采样时序上多张点扩散函数,并计算每个点扩散函数与参考点扩散函数的相关系数;
S1.3选择相关系数等于0.5时的采样时刻与参考点扩散函数的采样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两倍作为退相干时间;
步骤2、选择探测器(2)的曝光时间,具体是:
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动态散射系统的视场内,选择照明光源为空间非相干窄带光源,调整曝光时间,使信号光强最大值接近但不超过探测器的满阱容量;如果此时曝光时间没有足够小于退相干时间,可以缩短曝光时间,但光强最大值不少于探测器满阱容量的25%;
步骤3、选择采样时间间隔,具体是:
采样时间间隔以大于两倍的退相干时间为宜,以保证不同采样时刻的点扩散函数完全不相关;
步骤4、获取多帧具有不同点扩散函数的散斑图像,具体是:
利用选定的曝光时间和采样时间间隔,在同一采样位置连续采样多帧散斑图,并存储于计算机(3)上;
步骤5、拼接多帧散斑图像获得一幅组合图像,具体是:
将多帧散斑图拼接成一张组合图像,且每行每列的散斑图数相同;
步骤6、利用组合图像重建目标图像,具体是:
S6.1根据维纳-辛钦定理以及记忆效应范围内的点扩散函数平移不变性,通过组合的图像获得目标的功率谱;
S6.2利用功率谱,通过相位恢复算法迭代获得重建的目标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散射系统的在探测面积受限情况下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散射系统,动态散射介质(1)是体散射介质或具有点扩散函数时变特性的散射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散射系统的在探测面积受限情况下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器(2)相对于散射介质的张角不小于目标相对于散射介质的张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71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