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6883.4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8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志;李营营;谭臣义;忽绍军;周俊峰;张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17/00;E04B1/6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地址: | 46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施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施工装置,包括操作部、封堵盘以及可固定安装于楼板上的十字定位架;所述封堵盘由移动盘和橡胶密封圈组成;所述操作部包括操作手柄和螺杆;所述移动盘的中心处由上至下设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盲孔。利用上述结构,工人在具体使用时可不用再楼板的下层搭设钢管架,也无需其它的外部支撑,利用本发明可担任完成对楼板洞口的孔底进行支撑,然后完成洞口的浇筑,省时省力,操作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满足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的需要,通常会在楼板上留设电器、厨卫等施工洞口,待主体结构完成后,再二次施工对洞口进行封堵。现有的洞口封堵方式一般是在洞口的下方搭设钢管架和底模板,通过在钢管架上安装的顶托对底模板进行支撑,以满足封堵洞口时水泥浆由底模支撑的需要,待洞口内的水泥浆凝固以后,再拆除底模。
目前常规的住宅楼层一般近3米高、而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商业建筑等,楼层的净空高度有甚者超过数10米,由钢管架通过顶托的施工操作已经非常的耗费人力;净空高度超过数10米的楼层在封堵洞口时,由于钢管属于细长杆,为了保证顶托稳定还需要搭设钢管架以进行有效的支撑,施工起来更加麻烦,单个工人根本无法独自完成洞口封堵,除了在楼板下搭设钢管架,在楼板上施工完成后还得下楼拆除钢管架,极大地影响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装置,使单个工人也能独立完成楼板上洞口的施工操作,不用上下楼搭设和拆除钢管架,提高施工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建筑施工装置,包括操作部、封堵盘以及可固定安装于楼板上的十字定位架,其中操作部包括操作块和螺杆,其中操作块的外壁上设有操作手柄,该操作块底部竖直设有所述螺杆;所述封堵盘包括移动盘和橡胶密封圈,其中移动盘顶面的中心处沿轴向有一个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盲孔,所述移动盘的外壁上沿周向开有一圈凹槽,所述橡胶密封圈嵌套在该凹槽内,所述橡胶密封圈的外圆面为上大、下小的圆锥面,且该橡胶密封圈的外圆面位于凹槽外;所述十字定位架的中心处沿轴向开有一个螺纹孔,该螺纹孔与所述操作部的螺杆螺纹配合。
本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由橡胶密封圈和移动盘组成封堵盘,封堵盘取代现有楼板洞口施工中的底模板,其作用与底模板相同,均是支撑洞口中浇筑的水泥浆不向下掉落。本发明方案中,橡胶密封圈为上大、下小的圆锥体,这是为了促使封堵盘顺利进入楼板洞口中,而不至于因为橡胶密封圈半径大于洞口半径而无法顺利进入楼板洞口。使用时在移动盘卡槽内套装橡胶密封圈,该橡胶密封圈的直径大于洞口孔径,由此可利用橡胶密封圈与洞口之间的摩擦力,使封堵盘固定并停留在洞口内;本案采用上述封堵盘对洞口进行封堵,不仅能有效避免水泥浆从橡胶密封圈与洞口内壁之间向下掉落,而且使封堵盘在无外部支撑条件下达到安装底模板的效果,这样就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在楼下搭设钢管架,进而省去了装、拆钢管架的工序,从而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有效降低了施工工作量和成本。
本案中的十字定位架用以固定操作部以及对封堵盘进行导向。通过转动操作部上的操作手柄,可以旋转螺杆并使螺杆的下端部旋拧进入移动盘的螺纹盲孔中,螺杆转动的同时向下移动,驱动移动盘在洞口内向下移动,并最终移动至洞口的下端。移动盘上设置螺纹盲孔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螺杆下端只有在碰触到移动盘的螺纹盲孔孔底后,在十字定位架的反作用力作用下,移动盘才会下降。若在移动盘上设置螺纹通孔,则根本无法驱动移动盘下降。另外,盲孔采用螺纹会与螺杆螺纹连接,从而导致封堵盘移动的同时旋转,进而使橡胶密封圈的整个外壁与孔壁紧密贴合,这样不仅更好地防止水泥浆泄漏,而且使封堵盘可靠地固定在洞口中,有效承载水泥浆的重力。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施工过程中留设的电器、厨卫等施工洞口较小,故需要填充的水泥浆重量也比较小,从而为封堵盘实现封堵提供了技术可能性。因此,虽然螺纹盲孔是现有技术,但本案中在移动盘上设置螺纹盲孔却是必须的,并与螺杆和十字定位架相互配合及协同,共同实现了驱动充当底模板的移动盘下降,且这一技术特征的组合在建筑领域尚未见被公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许昌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6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升支撑式电梯井模板装置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反坎浇筑模具的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