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地山楂树休眠期劈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6050.8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2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耿金川;赵玉亮;高剑利;金铁娟;陆凤勤;于长国;张春博;耿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劈接 山楂树 休眠期 山地 生态效益 山楂 成活率 丰产 嫁接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山楂树休眠期劈接方法,通过在休眠期对山地山楂树进行劈接处理,提高山楂的嫁接成活率,并在接后第2年恢复产量,第3年丰产,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同时本发明的劈接方法操作简单,极易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山楂树劈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山地山楂树休眠期劈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山地山楂大树改劣换优,多在3月中旬树液流动后进行嫁接,嫁接后成活率低,枝条生长量小,树冠形成慢,改接后3年才有产量,是造成品种退化、加工品种多,鲜食品种少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几年反复试验,总结出山地山楂大树在休眠期进行劈接的关键技术,嫁接后愈伤组织形成快,有效提高嫁接成活率,枝条生长量大,树冠形成快,可在2年内迅速恢复产量,操作简单实用,果树休眠期嫁接劳务费用低,嫁接回报周期短,实现了早果丰产增收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山地山楂树休眠期劈接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穗蜡封,将接穗剪成15cm~20cm的段,用蜡液全封;
(2)接穗冷藏,封蜡处理后的接穗降至室温,以50根为一捆,系标签,在1℃~5℃下进行冷藏处理;
(3)劈接前接穗处理,取出冷藏后的接穗,将其下面削成两面等长的平滑楔形斜面,削面长8cm~10cm;
(4)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平地或25°以下坡地,土壤pH值在5.5~8.0之间,年平均气温7℃以上,无霜期140d以上,树体衰弱、品种老化的山楂园进行高接换优、品种改良,在山楂树休眠期将砧木截去上部,长度在20cm~30cm(优选为25cm),正中劈开,劈口深6cm~8cm,用劈接刀背尖端或竹木签子插入砧木劈口作支撑物;
(5)将削好的接穗1-2条插入劈口缝内,使砧木形成层和接穗形成层对准,拔掉支撑物;(6)用黑塑料条把接口绑紧绑严;
(7)嫁接后及时除萌,待新梢长到30cm时,绑缚防风支柱,适时松开包扎薄膜。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接穗为落叶后至萌芽前采集的发育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粗度0.8cm以上的发育枝、生长充实的徒长枝。
优选的,所述步骤(1)进行蜡封时蜡液温度为90℃-95℃。
优选的,步骤(3)削切处理后的接穗上至少有5个健壮饱满的芽。
优选的,步骤(4)所述的休眠期为雨水-惊蛰期间。
优选的,步骤(4)所选择的砧木生长健壮、无枝干病害的低质低产山楂大树,且砧木直径在2cm~8cm。
优选的,步骤(5)将接穗插接到劈口缝内,接穗的削面在接口上方留白1~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本发明在休眠期对山地山楂树进行劈接处理,提高了山楂的嫁接成活率,并在接后第2年恢复产量,第3年丰产,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同时本发明的劈接方法操作简单,极易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将接穗插接在砧木劈口后的图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劈接处理后的砧木图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劈接处理60天后接口愈伤组织恢复情况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未经承德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60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