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联网及城市物联网的中继选择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6040.4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1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梁;张雪茹;李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欧麦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40/20;H04W40/22;H04B17/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王鸿远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环岛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候选中继节点 目的节点 最优中继节点 中继选择 车联网 物联网 集合 无线多跳传输 获取并存储 链路稳定性 曼哈顿距离 反应网络 高效可靠 快速移动 瞬时变化 信令开销 预设 优化 通信 网络 | ||
1.一种基于车联网及城市物联网的中继选择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并存储当前节点、邻居移动车辆、基站和路侧单元的L2网络地址,以及当前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RSSI信号强度;
判断当前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RSSI信号强度是否在RSSI信号强度预设范围内;
若该RSSI信号强度不在RSSI信号强度预设范围内,则调取存储的邻居移动车辆、基站和路侧单元的L2网络地址,并根据目的节点的L2网络地址组成候选中继节点集合;
根据链路稳定性从候选中继节点集合选取预定个数的候选中继节点;
根据候选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从候选中继节点中选取最优中继节点,使得当前节点通过该最优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直接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联网及城市物联网的中继选择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L2网络地址包括以下字段:网络ID、节点ID和节点的逻辑坐标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车联网及城市物联网的中继选择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目的节点的L2网络地址组成候选中继节点集合,包括:
判断候选中继节点的L2网络地址的网络ID和目标节点是否一致并利用逻辑坐标位置计算得出的候选中继节点与目标节点间的曼哈顿距离是否小于当前节点与目标节点间的曼哈顿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联网及城市物联网的中继选择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用链路持续时间表征链路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车联网及城市物联网的中继选择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获取链路持续时间:
其中,RETi为当前节点与第i个候选中继节点之间的路径生存时间,为当前节点与第i个候选中继节点之间的链路持续时间,其中,
其中,r为车辆的通信半径;vi为第i个候选中继节点的移动速度,vU为当前节点的移动速度,为第i个候选中继节点运动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θU为当前节点运动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xU,yU)为当前节点的物理位置坐标,为第i个候选中继节点的物理位置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车联网及城市物联网的中继选择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链路稳定性从候选中继节点集合选取预定个数的候选中继节点,具体实现如下:
计算候选中继节点集合中各候选中继节点与当前节点之间的路径生存时间;
按照路径生存时间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候选中继节点集合中各候选中继节点进行排序;
从排序后的候选中继节点集合中选取路径生存时间长的预定个数的候选中继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车联网及城市物联网的中继选择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候选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从候选中继节点中选取最优中继节点,具体实现如下:
分别计算各候选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曼哈顿距离;
选取与目的节点之间的曼哈顿距离最小的候选中继节点为最优中继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联网及城市物联网的中继选择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获取当前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RSSI信号强度:
接收节点的L2网络地址,其中,节点包括移动车辆、基站和路侧单元;
根据基站的L2网络地址和路侧单元的L2网络地址获取当前节点的逻辑坐标位置;
根据当前节点的逻辑坐标位置和目的节点的逻辑坐标位置获取当前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曼哈顿距离;
根据当前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曼哈顿距离获取当前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RSSI信号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欧麦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欧麦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60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