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轴差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85731.2 | 申请日: | 201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9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唐德威;尹灿辉;全齐全;邓宗全;申一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05;F16H48/38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王海婷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轴差速 装置 | ||
1.一种多轴差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基元Ⅰ、第Ⅱ元、第Ⅲ元、……、第N-2元和第N-1元,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所有单元的主回转中心均同轴设置;
所述的基元Ⅰ包括基元Ⅰ第一直齿太阳轮(1-01A)、基元Ⅰ第二直齿太阳轮1-02A和基元Ⅰ横轴(1-05),所述基元Ⅰ横轴(1-05)为基元Ⅰ的主回转轴,所述基元Ⅰ第一直齿太阳轮(1-01A)和基元Ⅰ第二直齿太阳轮(1-02A)套设在基元Ⅰ横轴(1-05)上且绕基元Ⅰ横轴(1-05)转动;
所述的第Ⅱ元、第Ⅲ元、……、第N-2元的结构均相同,均包括第一太阳轮、内齿轮、第二太阳轮、行星架、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第三行星轮和单元转轴,所述单元转轴为对应单元的主回转轴,所述内齿轮与对应的单元转轴同轴并绕对应的单元转轴转动,所述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均与对应的单元转轴同轴并固连,所述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第三行星轮在行星架上沿圆周均布且可相对行星架转动,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轮的回转轴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对应元的单元转轴,所述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轮绕各自的单元转轴既有公转又有自转;所述行星架绕单元转轴转动,所述内齿轮与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轮均啮合,所述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轮均啮合;
所述的第N-1元包括第N-1元第一太阳轮((N-1)-01)、第N-1元内齿轮((N-1)-02)、第N-1元第二太阳轮((N-1)-03)、第N-1元行星架((N-1)-04)、第N-1元第一行星轮((N-1)-05)、第N-1元第二行星轮((N-1)-06)、第N-1元第三行星轮((N-1)-07)、第N-1元单元转轴((N-1)-08)和第N-1元第三太阳轮((N-1)-09),所述的第N-1元单元转轴((N-1)-08)为第(N-1)元的主回转轴,所述第N-1元内齿轮((N-1)-02)、第N-1元第二太阳轮((N-1)-03)均与第N-1元单元转轴((N-1)-08)同轴并绕第N-1元单元转轴((N-1)-08)转动,所述第N-1元第一太阳轮((N-1)-01)和第N-1元第三太阳轮((N-1)-09)均与第N-1元单元转轴((N-1)-08)同轴并固连;所述第N-1元第一行星轮((N-1)-05)、第N-1元第二行星轮((N-1)-06)和第N-1元第三行星轮((N-1)-07)在第N-1元行星架((N-1)-04)上沿圆周均布且可相对第N-1元行星架((N-1)-04)转动,第N-1元第一行星轮((N-1)-05)、第N-1元第二行星轮((N-1)-06)和第N-1元第三行星轮((N-1)-07)的回转轴相互平行且平行于第N-1元单元转轴((N-1)-08),所述的第N-1元第一行星轮((N-1)-05)、第N-1元第二行星轮((N-1)-06)和第N-1元第三行星轮((N-1)-07)绕第N-1元单元转轴((N-1)-08)既有公转又有自转,所述第N-1元行星架((N-1)-04)绕第N-1元单元转轴((N-1)-08)转动,所述第N-1元内齿轮((N-1)-02)与第N-1元第一行星轮((N-1)-05)、第N-1元第二行星轮((N-1)-06)和第N-1元第三行星轮((N-1)-07)均啮合,所述第N-1元第一太阳轮((N-1)-01)与第N-1元第一行星轮((N-1)-05)、第N-1元第二行星轮((N-1)-06)、第N-1元第三行星轮((N-1)-07)均啮合;
所述的基元Ⅰ横轴(1-05)与第Ⅱ元的内齿轮固连,所述的第Ⅱ元、第Ⅲ元、...、第N-2元、第N-1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均相同,均为相邻两个单元中,前一个单元中的行星架与后一个单元中的内齿轮固连;
N-1个单元构建的差速装置具有N个差速数目,即可以进行单个主运动与N个分运动的自适应双向转换;
当单动力源驱动时,所述基元Ⅰ第一直齿太阳轮(1-01A)、基元Ⅰ第二直齿太阳轮(1-02A)成为该多轴差速装置的N个动力输出中的两个;所述第Ⅱ元第二太阳轮(2-03)成为该多轴差速装置的N个动力输出之一;所述第Ⅲ元第二太阳轮(3-03)成为该多轴差速装置的N个动力输出之一;所述第N-2元第二太阳轮((N-2)-03)成为该多轴差速装置的N个动力输出之一;所述第N-1元第二太阳轮((N-1)-03)成为该N轴差速装置的主动力输入,并且第三太阳轮((N-1)-09)成为该N轴差速装置的N个动力输出之一;
当N个随机运动输入时,所述基元Ⅰ第一直齿太阳轮(1-01A)、基元Ⅰ第二直齿太阳轮(1-02A)成为该多轴差速装置的N个动力输入中的两个;所述第Ⅱ元第二太阳轮(2-03)成为该多轴差速装置的N个动力输入之一;所述第Ⅲ元第二太阳轮(3-03)成为该多轴差速装置的N个动力输入之一;所述第N-2元第二太阳轮((N-2)-03)成为该多轴差速装置的N个动力输入之一;所述第N-1元第三太阳轮((N-1)-09)成为该N轴差速装置的N个动力输入之一,并且第二太阳轮((N-1)-03)成为该N轴差速装置的主动力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57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海水舱
- 下一篇:人眼注视计算方法及人眼注视计算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