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节状碳纳米管负载MgH2纳米颗粒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5045.5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2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肖学章;刘美佳;陈立新;陈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00 | 分类号: | C01B3/00;C01B6/04;C01B32/158;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节状碳纳米管 纳米颗粒 制备 复合储氢材料 复合材料 复合体系 储氢 惰性气氛保护 吸放氢性能 储氢性能 二丁基镁 庚烷溶液 燃料电池 移动电源 氢气 薄管壁 负载率 高压强 限域 压实 蒸干 施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节状碳纳米管负载MgH2纳米颗粒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竹节状碳纳米管与二丁基镁的庚烷溶液混合,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蒸干;(2)、将得到的样品在氢气和180~200℃温度下反应,得到竹节状碳纳米管负载MgH2纳米颗粒复合体系;(3)、将竹节状碳纳米管负载MgH2纳米颗粒复合体系施加高压强,得到具有高储氢密度的竹节状碳纳米管负载MgH2纳米颗粒复合储氢材料。本发明以大直径、薄管壁和高比表面积的竹节状碳纳米管作为MgH2限域载体,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负载率及储氢性能;并通过后续高压压实的方法,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储氢密度,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复合材料吸放氢性能优异,可广泛应用于移动电源和燃料电池等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储氢密度的竹节状碳纳米管负载MgH2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基储氢材料因其丰富的资源、低廉的价格、无毒无污染和较高的理论储氢量受到广泛的关注,被视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储氢材料之一。
但是其热力学稳定性较高,导致其放氢温度高(>400℃)、动力学性能差,远不能满足对于实际应用的要求。目前,提高MgH2吸放氢性能的主要方法有合金化、催化改性和纳米化等,其中,纳米化可以通过降低颗粒尺寸极大改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纳米限域是将MgH2纳米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利用介孔骨架材料不仅可以有效抑制颗粒的长大,形成纳米颗粒,也可以在循环过程中阻止颗粒的团聚,进而提高纳米限域体系的循环稳定性能。
CN104649229A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限域镁基储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种储氢材料为氢化镁(MgH2)负载在介孔骨架材料纳米孔道中,所述的介孔骨架材料为介孔碳、碳凝胶、纳米碳管、介孔硅SBA-15、金属有机框架结构中的一种。通过二丁基镁(MgBu2)与介孔骨架材料浸渍,在高压反应釜中利用高温高压将MgBu2置换成负载在介孔骨架材料纳米孔道孔内外的MgH2,再用戊烷将负载在孔道外的MgH2洗去,经干燥制得。
该种方法制得的纳米限域MgH2在室温下就可以放氢,具有优良的吸放氢动力学和放氢热力学。
但是,目前的纳米限域体系MgH2的负载率普遍较低(30wt.%-70 wt.%),降低了复合体系的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很难满足车载燃料电池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镁基纳米限域体系负载率低、储氢密度低和循环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竹节状碳纳米管负载MgH2纳米颗粒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竹节状碳纳米管作为MgH2限域载体;并通过高压压实的方法,提高复合体系的储氢密度。本发明方法过程简单,反应容易控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竹节状碳纳米管负载MgH2纳米颗粒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竹节状碳纳米管与二丁基镁的庚烷溶液混合,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蒸干;
步骤2、将步骤1中的样品在氢气和180~200℃温度下反应2~4h,得到竹节状碳纳米管负载MgH2纳米颗粒复合体系;
步骤3、将竹节状碳纳米管负载MgH2纳米颗粒复合体系在压力机上施加高压强,得到具有高储氢密度的竹节状碳纳米管负载MgH2纳米颗粒复合储氢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5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