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2645.6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8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刚;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每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铭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515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土栽培 大量 元素 肥料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氮6.9~10.7份,磷11~15份,钾26~32份,镁1~4份,锰0.15~0.30份,硼0.02~0.08份,铁0.1~0.6份,铜0.001~0.009份,锌0.008~0.016份,钼0.005~0.015份。本发明的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一种全水溶性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的各成分能够迅速被作物吸收利用,提供充足的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成分,对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具有明显效果;加入的腐殖酸铵肥料,能够有效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的肥效,延长钙肥的肥效,增强基质或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现有水溶肥料因有机物腐植酸不易溶于水,大多不采用将无机营养水溶肥料和腐植酸肥混合使用,并且现有的水溶性肥料产品,在土壤内的利用率很低,产品的各成分不能够迅速被作物吸收利用,作物产量低,作物品质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其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氮6.9~10.7份,磷11~15份,钾26~32份,镁1~4份,锰0.15~0.30份,硼0.02~0.08份,铁0.1~0.6份,铜0.001~0.009份,锌0.008~0.016份,钼0.005~0.015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其中,所述氮元素以硝态氮、铵态氮和腐殖酸铵的形式加入肥料中;硝态氮、铵态氮和腐殖酸铵的质量比为60~90:8~12:1~5。本发明加入水溶性高的腐殖酸铵,硝态氮、铵态氮和腐殖酸铵合理配伍,并有效保证水不溶物≤5.0%,保证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和腐殖酸肥料的双重效果。
优选的是,所述的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其中,所述含有硝态氮的基础肥料是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其中,所述含有铵态氮的基础肥料是尿素。
优选的是,所述的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其中,所述磷的基础肥料是磷酸二氢钾;所述钾的基础肥料是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镁的基础肥料是以硫酸镁。
优选的是,所述的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其中,所述锰的基础肥料是乙二胺四乙酸锰;所述硼的基础肥料是硼酸;所述铁的基础肥料是乙二胺四乙酸铁。
优选的是,所述的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其中,所述铜的基础肥料是乙二胺四乙酸铜;所述锌的基础肥料是乙二胺四乙酸锌;所述钼的基础肥料是钼酸铵。
优选的是,所述的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其中,还包括2~4份的三乙醇胺、0.5~1份的酵母糖、1~3份的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1~3份的苏氨酸和1~3份的蓝细菌。酵母糖可激活种子和植物体内的多种酶的活性,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地下根的吸收能力和地上部的光合效率,使植物增产增收;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所吸持的水份具有可递性,可增加植物吸收肥料的能力;苏氨酸能增强作物耐高温、抗低温能力,并具有解除部分药害的能力;蓝细菌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和植物的光合集聚控排能力。
一种无土栽培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加工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1)检验各基础肥料纯度、有害物质含量;检验合格后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基础肥料;
2)将各基础肥料在粉碎机中分别粉碎,在滚筒式混合机转动混合1~3小时;
3)将混合后的基础肥料在干燥环境中分装,即得成品化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每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铭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每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铭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2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