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速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吸附净化的耦合作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2123.6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吕强;康宝义;赵殿龙;迟毅;武明杰;李伟;黄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兰德超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渗滤液 活性炭 活性炭吸附 回收管 吸附净化 耦合作用 吸附器 吸附 挤压 驱动器 搅拌驱动器 手动调节阀 接触频率 大颗粒 筒内部 小颗粒 垃圾处理 连通 下端 粗糙 精细 净化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净化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加速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吸附净化的耦合作用装置,包括活性炭吸附筒、垃圾渗滤液添加管、垃圾渗滤液回收管、两个手动调节阀、粗吸附器、搅拌驱动器、挤压驱动器和精吸附器,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添加管固定连接在活性炭吸附筒右端的上侧,垃圾渗滤液回收管固定连接在活性炭吸附筒的下端,垃圾渗滤液添加管和垃圾渗滤液回收管均连通活性炭吸附筒内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使粗糙大颗粒的活性炭和精细小颗粒的活性炭均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吸附,通过混合搅拌以及挤压的方式增加活性炭与垃圾渗滤液的接触频率和接触面积,促进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的吸附,保障活性炭的充分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净化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加速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吸附净化的耦合作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CN03108158.4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给排水净化工艺深度处理的活性炭粉末涂层精细净化磁滤成套装置。该成套装置由磁滤罐,活性炭粉末涂布系统,反冲洗系统,电控系统及相互连接的管道阀门,电缆等所组成。由于该装置采用颗粒软铁磁性填料滤床,在磁滤床中均布电励磁线圈,该装置改进并结合了活性炭粉末的吸附功能和高梯度磁分离净化功能,克服了各自的缺点。因此该装置比现有技术大幅度节约能耗和净化效果,能广泛适应各种无机和有机溶解型和非溶解型污染物质的去除,使水质达到高质量的净化。该成套装置具有全方位的优越综合实用性能。当对垃圾渗滤液的进行吸附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活性炭,将活性炭全方位的充分利用可以对节省大量成本,但是该设备对活性炭的使用效率低,无法实现活性炭的充分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速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吸附净化的耦合作用装置,其有益效果为可以使粗糙大颗粒的活性炭和精细小颗粒的活性炭均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吸附,通过混合搅拌以及挤压的方式增加活性炭与垃圾渗滤液的接触频率和接触面积,促进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的吸附,保障活性炭的充分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速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吸附净化的耦合作用装置,包括活性炭吸附筒、垃圾渗滤液添加管、垃圾渗滤液回收管、两个手动调节阀、粗吸附器、搅拌驱动器、挤压驱动器和精吸附器,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添加管固定连接在活性炭吸附筒右端的上侧,垃圾渗滤液回收管固定连接在活性炭吸附筒的下端,垃圾渗滤液添加管和垃圾渗滤液回收管均连通活性炭吸附筒内部,两个手动调节阀转动连接在活性炭吸附筒的左右两端,粗吸附器间隙配合在活性炭吸附筒上,搅拌驱动器转动连接在活性炭吸附筒内,搅拌驱动器转动连接在粗吸附器上,挤压驱动器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活性炭吸附筒内壁的下侧,挤压驱动器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搅拌驱动器的下端,挤压驱动器的下端过盈配合在精吸附器内,精吸附器固定连接在活性炭吸附筒内壁的下侧。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筒包括固定筒体、上端盖、两个阀转动圆孔、上中心转动圆孔和两个滑动槽,所述的上端盖固定连接在固定筒体的上端,两个阀转动圆孔分别贯穿设置在固定筒体的左右两端的中心,上中心转动圆孔和两个滑动槽均上下贯穿设置在上端盖上,上中心转动圆孔设置在上端盖的中端,两个滑动槽分别设置在上端盖的前后两侧。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添加管固定连接在活性炭吸附筒右端的上侧,垃圾渗滤液回收管固定连接在的下端,垃圾渗滤液添加管和垃圾渗滤液回收管均连通活性炭吸附筒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兰德超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兰德超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2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