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快速评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2058.7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1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进;钟伟;陈小明;吕国全;翁兴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供电 能力 快速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快速评估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馈线和主变的最大传输容量、馈线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主变之间的连接关系;S2、根据获取的馈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至少一条馈线转供电路径;根据获取的主变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至少一条主变转供电路径;根据馈线转供电路径和主变转供电路径,建立馈线转供电矩阵;S3、根据N‑1原则和馈线转供电矩阵,计算每条馈线的最大允许负荷,建立主变转供电矩阵;S4、进行主变N‑1条件下的主变过载校验,若校验通过,则根据最大允许负荷计算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若校验不通过,则进行主变N‑1的主变过载修正处理,直至校验通过。该方法计算获得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结果准确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规划与运行技术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快速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配电网的升级改造过程中,一项关键的任务为准确计算并评估配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Total Supply Capability,TSC),从而为配电网规划、设计与运行提供可操作的供电容量指导。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是指在一定供电区域内,配电网在满足系统各种运行约束条件下的最大负荷供应能力。配电网TSC作为评估配电系统极限供电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既可用于分析现有配电网架的供电能力,发现现有供电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网架薄弱环节,为改进现有供电网架及拓展适应未来负荷增长的网架结构提供思路,亦可通过TSC评估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配电网供电能力,为制定安全、可靠、高效的配网运行方式提供指导。
在现有技术中,较早提出的容载比法作为一种基于配电设备容量与负荷的比例来计算TSC的方法,该方法只采用简单的工程计算策略,且缺乏考虑实际配网模型,导致评估准确度不高。随着TSC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逐渐考虑配电网架这一关键要素,提出计及网络供电能力的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计算方法,比如最大负荷倍数法、网络最大流法等,但是该类方法仍无法详细描述配电网的实际结构,导致评估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快速评估方法及系统,来解决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快速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馈线和主变的最大传输容量、馈线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主变之间的连接关系;
S2、根据获取的所述馈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至少一条馈线转供电路径;根据获取的所述主变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至少一条主变转供电路径;根据所述馈线转供电路径和主变转供电路径,建立馈线转供电矩阵;
S3、根据N-1原则和所述馈线转供电矩阵,计算每条馈线的最大允许负荷,建立主变转供电矩阵;
S4、进行主变N-1条件下的主变过载校验,若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最大允许负荷计算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若校验不通过,则进行主变N-1的主变过载修正处理,直至校验通过。
可选的,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根据N-1原则和所述馈线转供电矩阵,计算每条馈线的最大允许负荷;
根据N-1原则和所述馈线转供电矩阵,计算每条馈线转供电路径的需转供负荷;
根据所述最大允许负荷、需转供负荷和主变的最大传输容量,建立主变转供电矩阵;
所述步骤S4中当所述校验通过时,还包括:根据所述主变转供电矩阵获取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条件下主变之间的可转供电容量。
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馈线之间的连接关系,指每条馈线与变电站站内和站外其他馈线的连接关系;所述步骤S1中主变之间的连接关系,指根据变电站内母线联络开关连接的主变所确定的主变连接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20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