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推压工装的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1905.8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2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牛警惕;郭金虎;刘旭昌;王建强;马超;杨冲;康倩倩;王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杨燕珠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装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压工装的装配方法,用于将箍紧环推压至零部件上,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推压工装底架上的液压部件调整至设计高度;步骤二:翻转组件翻转固定架,上架打开,形成零部件放置口;步骤三:将零部件吊装至推压工装上方,放置到底架上的液压部件上;步骤四:翻转组件翻转固定架,上架关闭,上架的液压部件向下夹持;步骤五:推进架(3)将箍紧环推压至指定位置;步骤六:完成箍紧环推压,翻转固定架,打开上架,吊起零部件,完成推压工序。通过上述方案,通过上下设置的液压部件进行施力夹持,一端采用端部定位结构进行定位,另一端采用推进架(3)将箍筋环套入进行指定位置的推进,形成在零部件表面上指定位置装备多个箍筋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压工装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特殊的领域中,涉及到零部件中填充多种物料,形成整体结构,内部的物料依靠零部件的周壁进行相对固定,外部一般缠绕收紧带来增加零部件对内部物料的挤压固定,但是无法得到较高的收紧力,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内部物料容易松散,导致整体结构发生变化,使用时达不到要求。为了提高收紧力,一般零部件采用圆柱形受圆锥形等圆周对称的壳体结构,利用中部腔体进行内部物料的承载。
有鉴于此,现提出一种推压工装的装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压工装的装配方法,通过采用推压工装将箍筋环推动到零部件的外周侧面上,利用箍筋环内收与对零部件的挤压,从而实现零部件对内部物料的挤压增强,保证零部件与内部物料的紧密挤压。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是:
一种推压工装的装配方法,用于将箍紧环推压至零部件上,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推压工装底架上的液压部件调整至设计高度;步骤二:翻转组件翻转固定架,形成零部件放置口;步骤三:将零部件吊装至推压工装上方,放置到底架上的液压部件上;步骤四:翻转组件翻转固定架,上架的液压部件向下夹持;步骤五:推进架将箍紧环推压至指定位置;步骤六:完成箍紧环推压,翻转固定架,吊起零部件,完成推压工序。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四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1:将零部件一端抵在端部定位结构上,调整上下液压部件将零部件的中心线调至水平,调节其中心线与推压定位套中心线重合。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五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5.1:在推压定位套上放置箍紧环,启动推进架前进;步骤5.2:当推进架靠近液压部件时,液压部件分别向上或向下进行让位,解除夹持;步骤5.3:当推进架通过液压部件后,液压部件重新夹持;步骤5.4:重复步骤5.2-5.3,直至将箍紧环推压至指定位置,然后推进架复位;步骤5.5:重复步骤5.1-5.4,直至所有箍紧环全部推压至指定位置。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推压工装包括底架、上架及推进架,上架设于底架上,上架设有容纳推进架的架体空腔,还包括若干液压部件,液压部件上设有固定结构,底架与上架对称设有若干液压部件;还包括端部定位结构,端部定位结构设于架体空腔的一端,分别与底架及上架连接,零部件一端与端部定位结构连接,液压部件将零部件夹持后,推进架将箍紧环从零部件的另一端推压至零部件的外周侧面上;还包括推压定位套,推压定位套上设有零部件让位孔及箍紧环承托板,推压定位套与推进架连接,箍紧环置于箍紧环承托板上,定位孔中心线与零部件中心线重合,箍紧环从零部件端面推压进柱面后,零部件穿过零部件让位孔。通过上述方案,通过上下设置的液压部件进行施力夹持,采用外形与零部件匹配的固定结构进行嵌套夹持,保证零部件被装夹到位,通过一端采用端部定位结构进行定位,另一端采用推进架将箍筋环套入进行指定位置的推进,形成在零部件表面上指定位置装备多个箍筋环,进行强有力的内部收紧作用,使得内部物料与零部件内壁进行充分挤压。在推压箍筋环时,采用箍紧环承托板将箍紧环定位到与零部件的中心线重合,通过零部件让位孔可以保证推进架将箍紧环推进到指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1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