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可视喉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81802.1 | 申请日: | 201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5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267 | 分类号: | A61B1/267;A61B1/015;A61B1/04;A61B1/12;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陈巍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可视 喉镜 | ||
1.一种多功能可视喉镜,包括喉镜组件以及透明的护鞘(1),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护鞘的前端开有与护鞘的内腔连通的穿孔(11);
所述喉镜组件包括本体(2)、冲洗组合(3)、吸引组合(4)、可视套件(5)、驱动机构(6)以及与可视套件电连接的显示屏;
所述本体由透明材质制成,本体的后端通过穿孔与护鞘可拆卸连接,本体的前端间距形成有两个翼板(21),并在相邻所述翼板之间的本体前端面开有盲孔(22),所述可视套件内套于盲孔并通过驱动机构实现伸出与缩进盲孔;
所述冲洗组合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冲洗通道(31)以及输液管路(32),所述冲洗通道的出液口(33)与进液口(34)分别设置在两个翼板与本体的后端面,所述输液管路与进液口连通;
所述吸引组合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吸引通道(41)以及吸引管路(42),所述吸引通道的吸液口(43)与引液口(44)分别位于本体的前端面与后端面,所述吸引管路与引液口连通;
相邻翼板上的出液口与本体前端面的吸液口构成液体回流空间,所述可视套件的伸缩路径位于所述回流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视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套件包括透明的筒体(51)、镜头卡座(52)、灯座(53)与端板(54),还包括用于照明与摄像的灯管(55)与摄像头(56);
所述筒体的前端封口后端开口;
所述镜头卡座设置在靠近筒体前端的内壁上,所述摄像头通过镜头卡座卡接;
所述灯座设置在靠近筒体后端的内壁上,所述灯管通过灯座可拆卸连接;
所述端板安装在筒体的开口处,所述端板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驱动机构的连接部,且在端板上具有用于电连接灯管与摄像头的线缆的过线孔(5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视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前端封口由具有弹性的塑质材料制成,且所述前端封口呈向外凸出的半球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视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翼板上的出液口呈对称的设置在位于两个翼板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所述出液口朝吸液口一侧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视喉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翼板上的所述出液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两个出液口沿翼板的延伸方向并排且等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视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吸液口设置在以盲孔轴线为中心的同一圆周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视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鞘的前端连接有与护鞘的形状相适应的延伸板(12),所述延伸板位于穿孔的下方,且延伸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可视套件的最大伸出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视喉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护鞘上设有贯穿到延伸板的输氧通道(13),所述输氧通道的出气口(14)位于延伸板上,且所述延伸板壁上的出气口朝向穿孔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视喉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护鞘可拆卸连接的镜柄(8),所述镜柄上设有电接口(81)、吸引接口(82)、冲洗接口(83)、输氧接口(84)以及驱动控制单元(85);
所述电接口与可视套件电连接,通过电接口外接线缆以实现可视套件与显示屏的数据连接;所述吸引接口与吸引管路连通,通过吸引接口外接负压装置以实现吸液口的吸引;所述冲洗接口与输液管路连通,通过冲洗接口外接供液源以实现出液口的供液;所述输氧接口与输氧通道连通,通过输氧接口外接供气源以实现出气口的供气;所述驱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实现可视套件的伸出与缩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18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