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心机房温湿度控制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81608.3 | 申请日: | 201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1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皖信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奇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箱 中心机房 加热机 制冷器 温湿度控制模块 温湿度控制装置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进风口 温湿度控制系统 微控制器模块 温度控制系统 内部设置 统一管理 外侧设置 转动安装 出风口 除湿器 内侧壁 上端 箱门 调控 | ||
本发明提供中心机房温湿度控制装置及方法,涉及及温湿度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机箱,机箱的前端转动安装有箱门,箱门上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和加热机,制冷器和加热机的上方设置有除湿器,机箱的外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机箱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温湿度控制模块,温湿度控制模块的下侧设置有微控制器模块。本发明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第一时间测得中心机房的温度和湿度,最后通过调节温度控制系统的制冷器和加热机来调节温度,整个装置能够全自动对中心机房的温度湿度进行调控,便于统一管理,避免线路和设备因为温度和湿度造成故障,安全性和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湿度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中心机房温湿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心机房是各种计算机(其中包括PIII系列计算机,服务器)通过代理服务器与互连网连接构成的局域网。机房面向全校开放。主要承担毕业设计、软件课程设计、以及网络技术、C语言、C++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数字信号与图象处理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等课程的上机任务,中心机房设施齐全,一人一机,是教学实验上机的理想场所。
国家标准中对电脑停机以后的环境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因为环境温度变化过大,接插件之间会产生接触性故障,元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焊点也会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纹。电脑从冷的环境进入温暖的环境以后,要过一个适应期才能开机,否则会产生结露现象,这些附着在电路板或元器件表面的小水珠,轻者腐蚀元器件和电路板,重者造成短路故障。湿度对通信设备的影响也很大,空气潮湿,易引起设备的金属部件和插接件管部件产生锈蚀,并引起电路板、插接件和布线的绝缘降低,严重时还可造成电路短路。
现有的控制温湿度装置都是各自运行的单独个体,除湿装置的各种数据均没有采集出来进行统计分析,不利于后续的研发改进;除湿装置也没有远程控制功能,需要跑到每台装置边上进行操作,增加了人力成本,不方便除湿装置的统一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中心机房温湿度控制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中心机房温湿度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为长方体腔体结构,机箱的前端转动安装有箱门,箱门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制冷器和加热机,制冷器和加热机上均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制冷器和加热机的上方设置有除湿器,除湿器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除湿器的出口连接到出风口上,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机箱的外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机箱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温湿度控制模块,所述温湿度控制模块的下侧设置有微控制器模块,机箱的下端拐角处设置有移动滑轮。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第一时间测得中心机房的温度和湿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温湿度控制模块和微控制器模块,最后通过调节温度控制系统的制冷器和加热机来调节温度,除湿器能够完成机房湿度的调节,最后全自动的维持着中心机房的温度湿度始终处于一个适宜值,有利于电脑设备的正常长久运行。
优选的,所述箱门上设置有制冷器、加热机和除湿器的工作指示灯。指示灯能够看出各个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优选的,所述制冷器和加热机的出气口连通到气流缓存仓中,气流缓存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门,第一排气管连接到除湿器上,第二排气管连接到出风口上。通过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的设置,使得在湿度适宜时,除湿器不工作,气体直接到达出气口,空气湿度较大时,第一排气管上的电磁阀门打开,第二排气管上的电磁阀门关闭,气体经过除湿器后才会从出气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门与湿度传感器和温湿度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皖信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皖信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16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