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费托合成油生产低碳烯烃并联产汽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1504.2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素丽;李增杰;梁雪美;安良成;邵光涛;袁炜;罗春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20 | 分类号: | C07C1/20;C07C11/04;C07C11/06;C07C11/08;C10G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合成 生产 烯烃 联产 汽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费托合成油生产低碳烯烃并联产汽油的方法,将费托合成工艺所得产品中的C5/C6馏分作为原料流股引入甲醇制烯烃工艺的甲醇制烯烃反应器中,在甲醇制烯烃反应器中反应生产低碳烯烃和汽油产品;其中向所述甲醇制烯烃反应器中引入所述C5/C6馏分为用于替换部分或全部用于引入至甲醇制烯烃反应器中的循环烃;所述低碳烯烃包括乙烯、丙烯和/或丁烯。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的将费托合成工艺和甲醇制丙烯工艺相耦合,能显著增加低碳烯烃收率,提高费托合成工艺中C5/C6馏分的附加值,提升甲醇制丙烯工艺的收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甲醇制烯烃工艺中利用费托合成油生产低碳烯烃并联产汽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储量较油、气储量相对丰富,将煤以清洁高效的工艺大规模地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工业化,有利于降低我国对进口石油资源的依赖,提高我国油品和化学品基本自给的能力。目前,由于费-托合成技术具有原料范围广,产物主要由烷烃和烯烃构成,以及硫、氮和芳烃含量低、清洁环保等特点,已在我国实现了工业化应用,预计至2020年我国费托合成油产业将形成产能约3100万吨/年。
目前,多数费托合成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以液化气、石脑油和柴油组分为主要产品。而其中的低附加值产品例如C5/C6馏分,目前仍缺乏有效提高其附加值的解决方案。
低碳烯烃(包括乙烯、丙烯和/或丁烯)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其需求量不断增加。低碳烯烃的传统生产工艺是石油路线,但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及重质化,石油路线的烯烃生产工艺经济型显著减低,非石油路线的低碳烯烃生产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其中由甲醇/二甲醚生产低碳烯烃已实现百万吨级的生产规模。现有甲醇制烯烃工艺中,将循环烃循环引入甲醇制烯烃反应器作为原料参与反应,而其中的循环烃中含有环烃类,不利于低碳烯烃的生成,且易造成催化剂结焦失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费托合成油生产低碳烯烃并联产汽油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的将费托合成工艺和甲醇制烯烃工艺相耦合,将费托合成工艺中低附加值的C5/C6馏分应用到甲醇制烯烃生产过程中,与原有的采用循环烃全部循环至甲醇制烯烃反应器的甲醇制烯烃工艺相比,本发明改进后的工艺能显著增加低碳烯烃收率,提高费托合成工艺中C5/C6馏分的附加值,提升甲醇制丙烯工艺的收益。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费托合成油生产低碳烯烃并联产汽油的方法,将费托合成工艺所得产品中的C5/C6馏分作为原料流股引入甲醇制烯烃工艺的甲醇制烯烃反应器中,在甲醇制烯烃反应器中反应生产低碳烯烃和汽油产品;其中向所述甲醇制烯烃反应器中引入所述C5/C6馏分为用于替换部分或全部原工艺中用于引入至甲醇制烯烃反应器中的循环烃;所述低碳烯烃包括乙烯、丙烯和/或丁烯。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阶段:甲醇进入DME反应器中进行甲醇合成二甲醚的反应,获得第一产物流,所述第一产物流包括二甲醚、水和甲醇;
2)第二阶段:所述第一产物流进入甲醇制烯烃反应器中反应,从所得产物中分离得到循环烃、低碳烯烃和汽油产品,所述低碳烯烃包括乙烯、丙烯和/或丁烯;
其中,在所述第二阶段,向甲醇制烯烃反应器中引入来自费托合成工艺所得产品中的C5/C6馏分和所述第二阶段中得到的循环烃作为原料流股参与反应;且,引入所述甲醇制烯烃反应器中的所述C5/C6馏分和所述循环烃的总量中,所述C5/C6馏分所占比例为10wt%-100wt%(例如10wt%、20wt%、30wt%、40wt%、50wt%、60wt%、70wt%、80wt%、90wt%、100wt%等),更优选比例为50wt%-100wt%(例如50wt%、60wt%、70wt%、80wt%、90wt%、100wt%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1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