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柔性捕获中期望包络点的确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80987.4 | 申请日: | 201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8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攀峰;赵亚坤;张帆;马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1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王鲜凯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柔性 捕获 期望 包络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柔性捕获中期望包络点的确定方法,建立智能飞网动力学模型,以飞网飞行过程中的四个机动单元构成一个四边形的柔性网,根据机动单元位置,估计碰撞中心;根据估计出的碰撞中心,得到期望的包络点的坐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以实时估计出柔性捕获时目标质心碰撞在柔性网的位置,即碰撞中心;(2)针对智能飞网捕获目标后收口控制中期望包络点难以确定的问题,本专利根据估计出的碰撞中心可以得到期望的包络点,为智能飞网的控制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控制技术研究领域,涉及一种针对柔性捕获中期望包络点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飞网是柔性捕获中常见的方式之一,由“柔性网+机动单元”组成。其中“机动单元”位于柔性网的各个角落,使得柔性网具有机动能力。根据应用场景不同,“机动单元”可以是微小卫星,用于空间垃圾清理;也可以是无人机,用于空中物品搬运;也可以是水下机器人,用于水下捕捞等。智能飞网的在抓捕目标后,为使目标被柔性网完全包裹住,机动单元将向同一位置靠拢(将这一位置称为包络点),完成收口,以防止目标逃出飞网。
智能飞网在抓捕时,当目标撞在网中心时,飞网网型保持对称,期望的包络点即为目标下方对应的网中心位置。然而,由于测量误差及目标具有机动性等因素,目标往往不能按照预期撞在网中心。当抓捕时目标没有撞在网中心,碰撞后飞网网型不再对称,此时机动单元的包络点很难确定。若能实时估计出目标碰撞在网的位置(将这一位置称为碰撞中心),则包络点即为碰撞中心所对应的位置,确定了包络点后飞网可顺利完成收口将目标完全包裹住。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柔性捕获中期望包络点的确定方法,利用四个机动单元的位置信息,实时估计出飞网抓捕目标时的碰撞中心,为后续飞网控制提供期望包络点,为成功抓捕提供保障。
技术方案
一种针对柔性捕获中期望包络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智能飞网动力学模型:将飞网离散化为一系列质点,相邻质点间的绳段视为无质量的弹簧杆;忽略可机动单元的大小及姿态,将其视为与飞网角落质点重合的质点,提供控制力或控制力矩;
智能飞网每个质点的动力学方程,即智能飞网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mi表示每个质点的质量,Ri表示惯性坐标系坐标原点到质点的位置矢量,FGi表示重力,Ti表示相邻质点间的系绳拉力,Fext表示其他外力,U表示控制力或控制力矩,仅与机动单元重合的质点U有值,其余质点的U=0;
步骤2、根据机动单元位置,估计碰撞中心:以飞网飞行过程中的四个机动单元构成一个四边形的柔性网,根据智能飞网动力学模型实时得到四个机动单元的三轴位置RA,RB,RC,RD,其中RA=[xA yA zA]T m,RB=[xB yB zB]T m,RC=[xC yC zC]T m,RD=[xD yD zD]T m,xi,yi,zi分别表示机动单元i的x,y,z轴的坐标值,其中i=A,B,C,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0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